日前,“回到原本——貝特朗·巴龍與樂小菊油畫邀請展”,在南京毗盧寺內的古都美術館舉行。
江蘇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省宗教事務局副局長王在鄭,省美術館黨總支書記、副館長李明珍,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劉成富教授,南京市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副主席劉德昌,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毗盧寺方丈傳義大和尚,以及中國書法院研究員、著名書法家樂泉等近百位嘉賓出席了開幕活動。
這次畫展由南京大學東方書畫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古都美術館館長、著名畫家楊小民先生策劃,濃郁的東方文化氛圍與彰顯西方藝術魅力的油畫互融共通成為這次畫展的亮點。正如傳義大和尚在致辭中說:“我們所處的是一個文化多元並存的時代,也是文化融通互補的時代。中法藝術家油畫作品展折射出的文化意義將超越畫展本身。”
貝特朗·巴龍是法國巴黎大學教授,家族第五代藝術家,師從法國著名畫家讓·保羅·庫爾托和法國藝術家協會主席雷米·阿隆。他的創作除了繼續保持法國學院藝術的經驗之外,更多地強調自我的體驗和認知,並試圖在中國水墨藝術中找到可以嫁接的方法,他的作品呈現出東西方融合的傾向。
樂小菊現為江蘇油畫雕塑院專職畫家,畢業於烏克蘭國立美術與建筑藝術科學院,師從烏克蘭美術家協會主席、功勛藝術家瓦西裡·古林教授等大家。作為保持獨立思考的優秀青年油畫家,她的作品呈現出轉型期的女性藝術家的精神軌跡。
策展人楊小民表示,兩位藝術家的探索有個較為一致的特征,那就是內在的朴素與本真,這會讓繪畫重新回到視覺藝術的維度上來,回到原本。
據悉,毗盧寺是中國佛教會的誕生地,民國時期成為中國佛教的中心。近現代以來,毗盧寺與藝術多有交集,藝術大師徐悲鴻、張大千、於右任等經常來此參訪﹔民國時期出版的《中國佛教藝術》雜志,其編輯部就設在這裡﹔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文化名人趙朴初先生,青年時代即在此辦公。上世紀1988年,趙朴初致信時任南京大學校長匡亞明,肯定了毗盧寺及其傳統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緣於此,毗盧寺成立了古都美術館,這是由政府部門正式批准成立的美術館。古都美術館堅持“敬畏傳統,尊重當代,堅守東方,對話西方”的理念,立足於歷史文化積澱深厚的古都南京,為中外藝術家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著力為社會大眾營造藝術審美的精神家園。
近年來,南京市把總統府景區、南京圖書館、江蘇省美術館、南京六朝博物館、毗盧寺等著名景區整合起來,積極打造長江路文化藝術旅游一條街。這次中法藝術家們聯展,大大豐富了南京旅游文化內涵。(湛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