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當地時間2014年9月27日到12月14日,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A)將展出德國著名當代藝術家安塞姆·基弗的首個在英大型回顧展,包括繪畫、雕塑、水彩、木刻、裝置藝術、攝影藝術等,全面呈現了他四十多年的藝術生涯。他的藝術作品緊扣時代話題,囊括歷史、神話傳說、文學、哲學和科學等題材。本次展覽將帶領觀眾深入探討基弗的藝術世界,並引發觀眾對於過去、現在和未來中社會焦點問題的思考。
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為德國新表現主義代表畫家之一,1945年出生於二戰結束前的3月8日。1966年他放棄學習法律及羅馬語,轉而在杜塞爾多夫美術學院學習,曾師從於約瑟夫·波伊斯(Joseph Beuys)與彼得·德瑞爾(Peter Dreher),從1991年起基弗就在法國生活和工作。基弗曾有“成長於第三帝國廢墟之中的畫界詩人”之稱謂,其畫無論創作手法還是呈現面貌均極為現代,但往往主題晦澀而富含詩意,隱含一種飽含痛苦與追索意味的歷史感。
基弗極具代表性的繪畫作品尺幅巨大,用到了碎玻璃、干花、油彩、鋼鐵、鉛、灰燼、感光乳劑、石頭、樹葉等綜合材料,呈現出晦暗和幾近壓抑、帶有破壞性的風格,流露出對文化、歷史、社會的強烈反思和追問,在某種程度上具有“新象征主義”的意味。 。這意味著他的藝術作品脆弱且不易保存,他本人也深知這一點,在繪畫中保留材料的自然形態這也正是他想要達到的藝術效果。這種材料的脆弱感與其所要表達主題的尖銳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材料來創作藝術作品受到了博伊斯使用油脂和毛氈的影響,這也是德國新表現主義的典型風格。基弗的這類繪畫往往分量不輕,在展出時畫廊的牆壁都需要重新加固。
基弗也努力正視納粹時期的恐怖和德國歷史、文化和神話,在作品中直言不諱的揭露了德國歷史文化過去的黑暗一面,並且希望為德國理想主義療傷,助其復興。他畫了大量希特勒時期的或被劫掠地區的廢墟,渴望用繪畫來重新界定整個德國歷史與文化的發展,基弗也常常被視作"德國罪行的考古學家"。本次展覽包括他創作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晚期到七十年代初期的《佔領》系列和《英雄的象征》系列作品。他“以一種非科學的方式接近事件本源”,以勇敢的態度面對過去,使得其作品總是富含一種充滿痛苦與追索意味的歷史使命感。正如藝術家本人所認為的:“使我感興趣的不是歷史遺跡本身,而是成為歷史遺跡的過程。我覺得遺跡就像是一個個時間碎片的遺存,也代表了一切復蘇的開始。”
基弗是當代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正如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校長克裡斯多弗·勒·布朗( Christopher Le Brun)所說的:“基弗使得歷史畫重新成為一了一個重要的主題,他的視角獨特且有力,用他特有的藝術語言將對於社會與歷史問題的反思表現了出來。他幾乎為歐洲藝術帶來了一場革命。”
本次展覽的策展人索裡亞諾(Soriano )與藝術家基弗一起為展覽准備了四年之久,她表示這次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展覽中將會包括至少五件藝術家的新作。屆時還將有一件基弗的大型裝置藝術作品放置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校園中展出。
來源:藝術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