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裡達 《希望之樹》 1946年
弗裡達 《小鹿》 1946年
瑪爾尼·韋伯 《西風頌》 2007年
弗萊德·托馬塞利 《頭》 2013年
當地時間5月3日到10月5日“解放:弗裡達之后的當代藝術”在芝加哥當代美術館(MCA Chicago)展出。由朱莉·羅德裡格斯·韋德赫姆(Julie Rodrigues Widholm )與馬喬裡· 蘇斯曼(Marjorie Susman )以及阿比蓋爾· 威諾格拉德組成的策展團隊想要穿過環繞著弗裡達的層層光環,用多為當代藝術家的作品與弗裡達作品一同展出的方式,從而重新強調弗裡達繪畫藝術本身的魅力。
弗裡達·卡羅·德·裡維拉(1907年7月6日-1952年7月13日)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墨西哥著名女畫家,是歐洲移民與墨西哥本土文化的產物,以自己的肖像畫而聞名於世。其作品中充滿墨西哥當地的文化傳統,並從女性的生活體驗出發, 創作出了一系列精彩絕倫的超現實主義繪畫,也被人們稱作魔幻現實主義作品。弗裡達一生共留下150多幅作品,其中三分之一是自畫像。她說“我畫自畫像,因為我經常是孤獨的,因為我是最了解自己的人。”
西琳·奈沙特 《狂流》 1998年
弗裡達的一生充滿著痛苦也精彩萬分,無論是18歲時幾乎致命並使她永久失去生育能力並影響她一生健康的車禍,與墨西哥著名繪畫大師迭戈·裡維拉的不幸婚姻,還是吸毒、酗酒、雙性戀等等風流韻事,等都為小說、電影以及藝術家提供了大量的有力素材。這世間有這樣一種人,造物賜予她非常人所能承受的深重苦難,是為了激發她靈魂深處的渴望,讓她展現出暗藏在體內常人所沒有的璀璨光芒,弗裡達就是這樣。她厚重的眉毛,濃密的秀發,傳統華麗的服飾,佩帶的珍奇寶石使人迷醉在她的美貌與魅力中,她的名人光環也很容易就遮擋住了她具有革命性和開脫意義的藝術魅力。
芝加哥當代美術館舉辦此次展覽就是為重新構建弗裡達的藝術地位,使人們在看到她跌宕起伏的人生與顛倒眾生的魅力之外關注她的藝術成就本身。弗裡達的作品中充滿自身心理及身體的體驗與感覺,這種敘事性的個人肖像繪畫挑戰著歷史宏大敘事性的繪畫風格﹔而她畫中獨具魅力的墨西哥傳統文化也在挑戰著當時歐洲主流藝術﹔其中女性獨特的經驗和內容也在挑戰著她同時代的墨西哥男藝術家。她的藝術作品中探討了性別、欲望、社會階級、人種等問題,並在當時就關注了直到六十年代到現在是焦點問題的后殖民、女權主義、民權運動、多元文化以及全球化等話題。
早在1978年時芝加哥當代美術館就與弗裡達結下了不解之緣,在這裡展出了弗裡達在美國的第一次個展。本次展覽包括了兩件1978年展覽的原作,並在弗裡達的作品與當代藝術之間建立了一場跨越時代的對話。其中一幅作品是1946年的《小鹿》,弗裡達將自己畫成了一隻受傷的小鹿,無數支箭刺進了身體中,旁邊的樹木有一枝樹枝也刺入了另外一棵樹的樹干中,讓人望之生畏。還有一幅是《希望之樹》,在這幅作品由兩個弗裡達將畫面分成了兩部分,左邊的部分有一個弗裡達背對觀眾躺在病床上,腰部以下有兩個明顯的傷痕,那傷痕流著血,暗示著自己車禍瀕臨死亡的經歷,身處白天﹔一個面向觀眾坐在椅子上穿著紅色節日盛裝,手中拿著寫著標語的旗子,身處黑夜。藝術家將這兩個人物形象放置在一片荒蕪的懸崖邊,昭示著她所面對的困境與痛苦。
參本次展覽分為四個主題,分別為性別的表演、國籍的問題、政治的身體以及身體的缺席。參展的當代藝術家受到弗裡達的影響,與弗裡達一樣都具有反叛精神,用自己的藝術與主流藝術對抗,包括西琳·奈沙特(Shirin Neshat)、瑪戈特·伯格曼(Margot Bergman)、馬丁·索托·克萊門特( Martin Soto Climent)、楊福東、瓦格希·姆圖(Wangechi Mutu)、辛迪·舍曼( Cindy Sherman)、瑪爾尼·韋伯(Marnie Weber)、弗萊德·托馬塞利(Fred Tomaselli)等二十多位藝術家。
(來源:ARTnews 編譯:孟媛)
來源:藝術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