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娶之美
“女兒紅”
紹興有個裁縫師傅,妻子懷孕后,他釀黃酒款待親朋好友。酒釀多了,便將剩下幾壇埋在后院桂花樹底下了。女兒長大成人,待女兒成親之日擺酒請客,裁縫師傅喝酒喝得很高興,忽然想起了十幾年前埋在桂花樹底下的幾壇酒,便挖出來請客,結果,一打開酒壇,香氣扑鼻,色濃味醇,極為好喝。於是,大家就把這種酒叫為“女兒紅”酒,又稱“女兒酒”。
什邡釀酒人周厚全說:
白酒取自湔氐鎮一酒坊,當年“親自看著釀制出來的純高粱酒”盛酒的酒壇來自隆昌,“是上等的壇子”
窖藏所需紅泥取自金堂縣山區
窖藏酒的時間在1996年,共計花費8萬元,總計窖藏酒30壇,每壇裝酒400斤,“一共一萬多斤”
古人在孩子出生開始儲“女兒紅”,待女兒出嫁時饗宴賓客。17年前,什邡洛水鎮的周厚全在自家老院子,為1歲的孫女埋藏下萬余斤白酒作為未來嫁妝,約定在孫女出嫁那天取出。由於周大爺現居住區域,未來2年將面臨搬遷。10月24日上午,窖藏17年的白酒在眾人的注視下啟封。
“原本是孫女出嫁禮物,隻有提前啟封。”昨日,酒的主人周厚全樂呵呵地表示,由於當年藏酒量在一萬余斤,搬遷時再處理藏酒不方便,還等著大家幫忙推銷出去。
窖藏17年
驚心一回
一朝開封,芳香四溢
10月24日上午,什邡洛水鎮一農家小院,來了不少村民,前來一睹周厚全開挖埋藏地下17年的窖藏白酒。上午10點左右,周厚全拿著鋤頭,輕輕刨開地下泥土。在地下約30厘米處,周大爺用手一點一點地清理泥土。不一會兒,一塊籃球般大小的壇口,青黃色的部分壇身出現在大家眼前。“好香,好香!”清理完壇口泥土后,周厚全一層一層揭開壇口的封布后,一股桂花般的酒香在院內四溢。
壇中酒,酒色透明,一眼能看到壇底。周大爺檢查后,發現壇中藏酒量有所減少,但都在正常范圍內。在眾人的吆喝聲中,周大爺拿出事先准備好的酒簍子,盛出一壺酒。
周大爺開挖地下酒,附近的村民才知曉周厚全制作有窖藏酒。“不曉得周厚全家埋藏有酒,還埋了這麼久。”村民說,周家做廚子生意,買酒、買壇子進家門,誰會想到他在家裡窖藏酒。
“香味濃厚,好酒呀!”幾個村民端起土碗,慢慢品嘗起來,異口同聲贊美酒的口感、香味。據介紹,酒還未入口前,有股濃濃的酒香味。入口后,口感醇厚,感覺酒有后勁。過喉沒有強烈的灼燒感。喝酒后,幾分鐘,面部微微發燙,有種醉意。
驚心一回
08年地震,牽挂缸體
這酒可是周大爺的寶貝。2008年汶川地震,周厚全心驚了一回。
地震后,周大爺連忙去檢查酒壇是否有損壞。“地震沒有震壞一壇酒,檢查時,自己不小心碰壞了一個壇子,好可惜!”他說,檢查隻需要開一處泥土,就能看見缸體是否損壞。由於自己不小心,損壞了一個缸體。當那壇酒送到什邡一酒店銷售時,“以120元每斤的價格賣出的,而且供不應求。”
秘藏萬斤
因搬遷提前啟封“女兒紅”
“原本是孫女出嫁時的禮物,這個地方將要搬遷,隻有提前啟封。”周大爺介紹說,其居住地附近就是什邡的工業集中發展區,已經列入規劃范圍,在明后年可能就會搬遷。目前,搬遷農戶的新居住地已經劃定。重建房屋,周大爺對埋藏地專門進行了處理,劃出了區域,堆上雜物,不讓他人靠近,以免損壞窖藏美酒。
周大爺在當地是一名鄉村廚師,育有4名子女。小兒子結婚后2年,孫女出生。1996年,在孫女一歲生日時,周厚全想在孫女出嫁那一天送上一份爺爺的特殊禮物。與小兒子商量后,在老宅子裡窖藏白酒,並約定在孫女出嫁那一天取出。窖藏還得到綿竹一徐姓特級廚師的支持和指導。
窖藏流程大致是,先用紅泥修建地下窖藏池,而后放入蘋果等物品在窖藏池發酵1個月,隨后將裝滿酒的酒壇放入窖藏池,用豬油等物品密封壇口,最后蓋土壓實。
周厚全的兒媳婦趙女士說,窖藏酒一事,隻有父母、丈夫等極少數家庭成員知道,可謂是周家的秘密。自從家裡藏酒后,隨著藏酒年份的增加,父母就很少外出,擔心有人前來盜取。
周厚全的孫女目前19歲,在江蘇讀大學,一直不知道家裡有這個秘密。經過當地媒體報道后,網友好評如潮水般涌來。“遠在江蘇讀書的女兒專門打電話,詢問是不是報道的自己家。”“秘密”沒守住,趙女士說,“但是女兒特別高興。”
10月29日,兩名高級品酒師唐建華、馬正華“聞香而來”並給出評價“清香純正,陳香感強烈,比較真實!”周厚全的窖藏酒為純糧食酒,其藏酒所取酒均為原度酒,埋藏17年,酒有所揮發,酒精度有所降低,估計在58度左右。
“更希望把酒賣給懂酒、愛酒的人士。”作為送給孫女的禮物,周厚全表示,將聯系鑒定機構,把大部分窖藏酒處理了,留一小部分搬遷到新宅子繼續埋藏,在孫女出嫁那一天取出來。(王明平)
(原標題:為家中“千金”萬斤“女兒紅”密藏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