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石齊 75.7cm×82.5cm 1985年
《無題》趙無極 130cm×162cm 2001年
《東方之窗》吳冠中 100cm×200cm 1997年
非作品本身藝術價值的因素影響了市場的價格,我認為其中泡沫很大,也很有誤導性。也因此,作品市場好賣的程度和作者名氣的大小,都不是我選擇收藏的第一因素,收藏藝術作品還是要以作品的藝術價值說話。
我選擇的美術作品在美術史上既要作縱向比較,就是和歷史上前人的藝術成就作對比﹔也要作橫向比較,就是與同時代國內外他人的藝術成就作比較,然后找到坐標。
——郭慶祥
經常有朋友問我搞收藏是怎樣選擇藝術品的?還有畫家朋友問我是選擇什麼樣的畫家及其作品作為收藏對象的?
很多年以前,我就提出了“學術性收藏”的概念,也就是以作品的藝術價值和作者的藝術思想作為我們收藏的基本衡量條件。現在藝術品市場上經常會出現一件作品拍賣炒作了幾千萬元,甚至上億,還有的在世畫家名氣很大或者社會地位和行政官階都很高,這些非作品本身藝術價值的因素影響了市場的價格,我認為其中泡沫很大,也很有誤導性。也因此,作品市場好賣的程度和作者名氣的大小,都不是我選擇收藏的第一因素,收藏藝術作品還是要以作品的藝術價值說話。
我們搞收藏,我認為首先是要喜歡,然后是努力學習去了解它,讀懂它,最后才是收為己有。作為一名藝術愛好者和繪畫作品的收藏者,我一定會花很多時間和心血去研究它,向一些真正的專家學者討教,然后自己分析,做出判斷。我選擇的美術作品在美術史上既要作縱向比較,就是和歷史上前人的藝術成就作對比﹔也要作橫向比較,就是與同時代國內外他人的藝術成就作比較,然后找到坐標。◎郭慶祥
□我的收藏禁忌
古代書畫贗品多
繪畫作品目前在國內市場上形成很多板塊,有中國古代書畫、近現代書畫和當代書畫,有中國早期油畫、現實主義寫實油畫和所謂的當代藝術等分類。我選擇收藏對象,就是要對這些板塊作分析和研究,找到既符合心意又具有真正藝術價值的藝術作品。
在中國古代書畫作品中,晉、唐、宋、元各個朝代流傳下來的優秀作品毫無疑問是人類文化進程中的藝術瑰寶,其成就完全可以與當時的西方藝術叫板。然而,至明、清以后,中國繪畫摹古之風盛行,似乎要在藝術上有突破,唯有從臨摹古人開始,殊不知“今人摹古,古人又摹誰”?因此,以文人畫為主的中國繪畫因襲陳規而日趨沒落,有成就者如石濤、八大,隻寥寥數人而已。再者,清乾隆雖喜好書畫,也花大力氣編撰了歷代書畫目錄《石渠寶笈》,但其在古畫上亂題詩蓋印、扶持粉飾太平歌功頌德的畫家、指鹿為馬收藏贗品等行為,也確實阻礙了中國繪畫藝術的發展。《石渠寶笈》不僅以假當真收錄了許許多多書畫贗品,后人又根據此目錄造假了許多贗品,真真假假,嚴重混亂了后世的鑒定。
所以,能在當今市場上出現的古代書畫絕大部分是贗品,傳世真跡少之又少,如有確真無疑、真正好的東西也應該讓歸國有。既然市場上大多數是沒有藝術價值的作品,古書畫也就不作為我的收藏選擇了。
現代書畫家被炒得高
我早期也收藏過近現代書畫家作品,如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等大名頭的畫家,通過自身收藏知識的不斷豐富,我認為他們就是當時的商業畫家,並滿足市場需求按潤格批量生產作品。齊白石作品一輩子沒有脫離吳昌碩,張大千一輩子摹古而且瘋狂造假。
現在他們作品的市場價格被炒得很高,完全脫離了實際的藝術價值。所以,我也放棄了對這些作品的收藏。
當代書畫靠名氣官銜
在當代書畫中,我更是主張以藝術價值作為收藏標准,絕不能靠名氣、靠官銜大小來選擇畫家。“美協主席”、“書協主席”的帽子就是個行政官銜,根本就不能代表他們作品的藝術水平,更談不上藝術價值,作品按官銜大小論價本身就是在胡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一些當代畫家自我炒作,就是為了錢而作畫。東抄點、西抄點,拼湊成自己的繪畫模樣,甚至有的人還流水線生產作品,千篇一律就是那麼幾種把式,這些都不能成為我的收藏選擇。
我們如果有點美術史常識的人都知道,現在一些所謂的學院派、寫實畫派隻不過是西方兩個世紀前繪畫風格的影子。在世界繪畫史的發展進程中,繪畫在兩百多年前就開始放棄了它的紀實功能、說教功能和文學功能。因為,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這些原本被繪畫引以為豪的形象塑造優勢,已被影像技術所代替,繪畫已失去了許多原有的社會功能,但它留下了其獨有的抽象形式美,以及畫家內在感受的發揮。也因此,世界曾進入了一個現代藝術發展的時期,如凡·高,如馬蒂斯,如畢加索,甚至如后來的波洛克等。由於他們發展了視覺表現語言而使藝術風格獨立,理所當然地被記錄在美術史冊。
中國油畫沒有進步
中國的油畫創作,作為視覺藝術最重要的一點——表現語言及形式,卻沒有半點進步。上世紀20年代徐悲鴻留法歸國后,帶回來的美術教育體系仍沿襲西方寫實繪畫技術,一生以“惟妙惟肖”作為作品好壞的准繩,這顯然與世界美術發展方向是背道而馳的。多年以后,當他的學生輩們結合前蘇聯的現實主義繪畫風格,已把這項繪畫技術練習得爐火純青時,美術卻淪為了宣傳的工具,作品也看不到作者本人的思想靈性。即使畫面內容再豐富、場面再宏大、題材再新穎,都不過是西方數百年前創造的繪畫方式。沒有繪畫形式的突破和語言的發展,這些東西終究不能成為藝術作品,畫家也只是個美術工作者,而非真正的藝術家。
幾年前,所謂的當代藝術又風靡一時,畫面圖像“丑、惡、怪”,究其實質,它也是把美術作品當做了工具,隻不過這次是諷刺、調侃和丑化,它們都脫離了藝術真、善、美的范疇,這是我們長期以來藝術教育的失敗。所以,這些作品我們都不會作為收藏對象。
□我的收藏選擇
從吳冠中到趙無極
繪畫需獨具個性語言
我從收藏吳冠中作品,繼而趙無極,而后他們的老師吳大羽,以及他們的同輩張功?的作品,卻發現了中國現代美術史上具有獨立個性和思想,表現語言豐富的一片藝術天地。
吳大羽是中國20世紀20年代留法歸國的畫家,是國立杭州藝專(現中國美術學院)的創始人之一,也是中國現代油畫形式語言的探索者和奠基者。從1928年他主導學校油畫教學開始,就引進了當時西方繪畫的新觀念、新思想。因他主張新派的繪畫形式,主張中西繪畫交融,使得這個藝術的搖籃與當時的世界藝術潮流幾乎是同步發展的,他的繪畫創作也在青年時代就顯露了天才般的光華。
吳大羽專事西洋繪畫,同時也諳熟中國古典文哲,特別是老庄哲學思想融入在了其繪畫創作中。其對人生、對藝術的心靈感悟,通過酣暢淋漓的油彩,以及枯、濕、急、緩書寫性筆觸的變化,在畫面尺幅並不大的方寸之間得到了釋放。氣韻生動的畫面意境,天真爛漫的孩童情趣,在根本上體現了遵循心靈自由創造的傳統東方精神,使他走出了一條寬闊而沒有國界的藝術之路。他說:“人類的藝術是相通的,用不著分中西。藝術是一種語言,隻有時代之別,沒有地區之分。”
他在上世紀80年代去世后,家人曾找過當時的美協負責人,希望能把他的作品捐獻給國家,那位負責人卻避而不見,足見我們的外行領導是多麼愚昧!
吳冠中是我最深交的一位前輩藝術家,也是我們收藏作品最多的畫家之一。我一直認為吳冠中在中國畫上的貢獻大於其對油畫的貢獻,因為吳冠中的油畫雖有中國水墨畫般的韻味,但始終沒有脫離對景寫生的初級階段,可能也因當時的文化環境原因,他的油畫沒能與同時代的世界繪畫語言發展相呼應。而他在中國畫上的貢獻卻是巨大的,他用點、線、面、塊的現代繪畫形式改造了中國畫的筆墨舊程式,獨辟新貌而藝術個性卓然。
在20世紀華人藝術家中,趙無極無疑是最杰出的代表之一,雖然他的繪畫藝術成功於西方世界,但他是靠著中國古典文化精神的現代視覺體驗在世界現代美術史中佔有了一席之地。他的作品經常是些虛無縹緲的畫面,但糅合了山、石、雲、水、樹等自然元素,構架了中國文人寫意和空靈的思想境界,他的表現形式完全是一種現代空間構成,它脫離了對自然景色的描繪,把人們帶到了一個心靈的世界。
殊途同歸,其在上海的同學張功?也把中國古典文化精神中最高層面的空靈境界,通過非具象的形式表現在其畫面上。所不同的是,張功?的藝術成長是在國內長期的文化封閉狀態下進行的。他對自己的繪畫創作曾說:“人的心靈活動是抽象的,我就把這種抽象活動在畫面上吐露出來。”所以,在張功?的作品中糅合了現實與幻想,經常充滿著自然天趣而令人捉摸不定,畫面中會時刻出現人、動物和自然交糅的景象,讓人感受到生命的動感和無盡的遐想。這是藝術家心靈感悟后的創造,隻有出自內心的自由創造,才會具有藝術的生命。
所以,我在選擇收藏的繪畫作品,首先最基本的一條就是繪畫的表現形式,它必須獨具個性語言,同時具有時代性,在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中都經得起考驗,這樣才能體現一件作品的藝術價值。現在,我正盼望在我們年輕一代中能選擇到優秀的藝術作品,創造力永遠體現了藝術價值的第一性。
■藏家檔案
郭慶祥1962年生,土生土長大連人,被稱作收藏界傳奇人物。1992年涉足藝術品收藏,連創佳績:1997年,48萬元買入傅抱石《二湘圖》,2002年在廣州嘉德拍賣行以500萬元賣出﹔1998年,180萬元買入一幅李可染畫作,2002年在瀚海拍賣行以1000萬元賣出﹔2005年,吳冠中的《魯迅鄉土組畫》和《龍須島社之家》均拍出639.2萬港元,成為那次拍賣會“雙冠王”。有報道稱,他賣畫所得收益相當可觀。近年以收藏家及藝術評論家身份頻頻出現在各大媒體上,“范曾起訴案”將其推至全國熱點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