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藝術收藏>>最新資訊

內地最“燒錢”的藝術大腕

2013年10月30日08:58    來源:京華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內地最燒錢的藝術大趴

  2013年第四屆“藝術長沙”如期舉辦,雖然這次沒有專列、包機、警車開道、江邊煙火的噱頭點綴,周春芽、郭偉、丁乙、向京4位藝術家的陣容與展覽場地一同縮水,但是在資金的投入上還是超過了以往的任何一屆,一如既往的熱鬧,圈內眾多的藝術大腕,再次齊聚這座中部城市,印証著長沙“星城”的稱號,名副其實。

  “藝術身份証”難打造

  從2007年第一屆“藝術長沙”,至今用6年的時間成功地舉辦了4屆,主要投資者譚國斌曾在媒體採訪中談到做“藝術長沙”的兩個初衷:“第一個就是推廣當代藝術﹔第二個是提高湖南和長沙城市的文化品位。”6年過去了,“藝術長沙”的品牌似乎已經逐漸響亮,長沙也有了一張“藝術身份証”,但如果一定要描述下“藝術長沙”的話,毫無疑問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最燒錢、最熱鬧、最大方、最周到的“藝術大趴”。如果,借著當代藝術的名義,以請客、聚會的形式,打造一個城市的文化名片,似乎顯得有些捉襟見肘。盡管,上屆舉行了“收藏家年會”,本屆也增加了方力鈞的走進大學展覽、蘇新平和張方白雙個展、“他們”藝術小組個展及保利精品拍賣這樣的平行展來支撐,積聚人氣。

  缺乏學術支撐顯蒼白

  我們仍然不能用某個詞匯來定義“藝術長沙”,是雙年展或者藝術節?放眼全球,很多城市都因為有獨特的文化名片而蜚聲國際,可以作為長沙的參照。比如:戛納,法國南部的小城鎮,歐洲三大電影節之一的“戛納電影節”每年都可以吸引全球的目光﹔卡塞爾,雖然人口不過20萬,但是5年一屆的“卡塞爾文獻展”,儼然已經是藝術界難以望其項背的頂尖展覽。相比之下,“藝術長沙”是否也應該思考一個主題性的方向?和上屆相比,本次“藝術長沙”雖有策展人,但是沒有一個展覽主題,一直在標榜學術性的“藝術長沙”,這一屆不得不顯得有點蒼白、空洞。沒有學術支撐,不觸及當代藝術內核的活動,來推動當代藝術的發展,無異於隔靴搔痒。

  啟發二線城市文化建設

  讓我們回到“藝術長沙”的初衷:推廣當代藝術﹔提高長沙的文化品位。盡管還存在很多的不足,但是積極的一面也應該被公眾看到。首先,沒有人有這樣的毅力及魄力,譚國斌幾乎憑一己之力,將“藝術長沙”這個品牌推廣到現在這個地步,居功至偉﹔其次,本屆“藝術長沙”得到了政府的50萬元資助,雖然與近千萬的花費相比杯水車薪,但已是很重要的開端﹔再次,長沙作為當代藝術並不是非常普及的城市,4屆共吸引了幾十萬人次的參觀量,對當代藝術的普及推廣有著重要的意義,對其他二線城市的文化建設有啟發作用﹔最后,通過媒體的宣傳,在最大程度上,讓公眾了解了長沙,也讓長沙吸收了當代藝術的元素,產生了相生相長的關系!

  “本土特色”似乎已經成為很多事情失敗或爛尾的借口,但是希望“藝術長沙”更多地去學習國際上的成功案例,汲取經驗。做文化、藝術,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固步自封,更不是簡單的資金的堆砌,持之以恆的激情,才是成功的基石。(王海濤)

(責編:赫英海、魯婧)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