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藝術收藏>>最新資訊

石匠轉行來做雕刻家

2013年10月30日09:20    來源:星辰在線-長沙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石匠轉行來做雕刻家

劉志偉的雕刻工作室就設在丁字灣,他正在為著名湘劇表演藝術家左大玢做一尊雕像。李鋒 攝記者 田芳 通訊員 彭國良

  劉志偉的雕刻工作室就設在丁字灣,他正在為著名湘劇表演藝術家左大玢做一尊雕像。李鋒 攝記者 田芳 通訊員 彭國良

  “丁字灣的麻石鋪天下”是許多長沙人都曉得的一句老話。丁字灣是望城的一個小鎮,距離長沙市區並不遠,沿著芙蓉南路走到頭就到了,進入丁字灣,沿路便可看到石山、石廠,在丁字灣的鎮中心,老的麻石雕刻的獅子、馬、門樓隨處可見,新的石頭砌的亭子則是人們閑聊、休息的場所。“丁字灣是全國10大石材基地之一,中南五省最大的麻石(花崗岩)集散地。這裡的麻石不僅儲量大,有37億立方米,而且品質高,在國內外都有名呢。”周旭告訴記者。周旭是丁字灣麻石雕刻傳承人,他的祖父、父親都曾是當地有名的石匠。“我在努力從一名普通的石匠變成一位雕刻家!”他說。

  天安門廣場的麻石來自丁字灣

  丁字灣的麻石開採可上溯到西漢。據考証,我國的一些古寺碑塔所用石料多取材於此。“雍正時期,這裡的麻石開採量加大,當時的麻石主要用於建門樓、牌坊和雕刻一些鎮宅的貔貅、吉獅等等。”周旭告訴記者。丁字灣鎮中心還留著一些光緒年間雕刻的石馬、石貔貅等,雖然歷經歲月的日晒雨淋,但這些經過村裡老匠人楊計培、陳楚中等修補過的石雕藝術品仍然生動活潑。

  新中國建立后,由於開採工具更為便捷,麻石開採量加大。周旭說,“我的爺爺周鐵山便是負責麻石開採的,天安門廣場、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武漢長江大橋、荊江分洪壩堤、湖南烈士紀念碑、日本鹿兒島寶山公園等現代大型建筑都用的是我們丁字灣的麻石。”不僅如此,周旭說,丁字灣的麻石還遠銷到歐洲,贏得了很多贊譽。周旭說,當時村裡大部分的人都是石匠,而且都是祖祖輩輩相傳。

  藝術為麻石賦予新生命

  丁字灣的麻石已探明石區面積達20平方公裡,但開採點曾有20多個,“不少是家庭作坊,對麻石資源的浪費很大。”在麻塘山,記者看到了好幾座開了一半的大山,亂石成堆、雜草叢生。周旭說,那都是廢棄的礦山。近幾年,政府部門加大了對麻石資源的管理,20多個開採點隻剩下6個。如何很好地利用有限的自然資源,讓麻石的價值不僅只是充當建筑材料的石頭?周旭說,從其父親周炎輝開始他們便在思考這個問題。“石頭要賣出高價必須變成藝術品!石頭要有生命必須把它們變成藝術品!”周旭說,一噸作為建筑材料的麻石賣不到多少錢,但一尊小小的麻石雕像卻能賣出近10萬元!周旭從麻石產業中看到了藝術的巨大作用。

  “從父親那裡學來的一星半點技巧太不夠了,我就到福建去學,后又拜師省裡著名的雕刻家張立人、雷宜鋅。”周旭說。經過努力,周旭的麻石雕刻作品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2011年《書山有路,學海無涯》石雕在茶陵一中落成,去年,《湘西民俗文化》石雕在吉道市環保局落成。周旭被長沙市政府評為“長沙市縣鄉村優秀實用人才”。

  石匠轉行成為雕刻家

  “石匠轉行成為雕刻家是我們必走的路!”周旭說。為了讓更多石匠成為雕刻家,今年5月丁字灣街道農民麻石雕刻基地成立,湖南著名的雕刻藝術家劉志偉等被邀請到基地建立工作室,為40多名從事麻石雕刻的工匠講解構圖知識、雕刻技巧,“周旭是其中學習最積極的學員之一。”劉志偉告訴記者。

  劉志偉的雕刻工作室就設在丁字灣,記者採訪時他正在為著名湘劇表演藝術家左大玢做一尊雕像。劉志偉說,麻石附身藝術增值為麻石產業找到了最好的發展前景,麻石最適宜雕刻人像或動物,藝術品麻石將有望大規模地走進人們的生活。另外,記者也獲悉,丁字灣麻石雕刻正在申請成為長沙市非遺保護項目,或許不久,丁字灣將從“麻石之鄉”轉型成為“麻石雕刻藝術之鄉”!

(責編:赫英海、魯婧)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