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第十六屆北京藝術博覽會剛剛在北京展覽館落下帷幕,時隔一天,2013中國國際文化藝術博覽會就在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開幕了。短短一周內,前后兩個大型的藝博會印証了藝術產業的繁榮,但也帶來了更多的思考。
相對以往各種名頭的藝博會,此次有兩個可喜的變化。首先是參展的藝術品和藝術機構多了,搭順風車、湊熱鬧的閑雜展台少了。再就是真正來參展的國外藝術機構與藝術精品多了,往常借名頭、湊數量的魚目混珠型的少了。
在為這種良好的發展和變化趨勢叫好的同時,也應該追問一句:在同一城市、同一類型的兩個藝博會是否間隔太近了些?這或許是無意撞車,但暴露出的是缺乏統籌的問題。不妨結合眾多藝博會的狀況吹毛求疵一回,審視下國內的藝博會還有哪些不盡如人意之處。
從參展作品說,藝術作品多了固然是好,但求量之余更要求質。雖然不乏精品佳作,但行畫、偽作,也常常混雜其中。藝術市場是個大江湖,難免有些魚龍混雜,而且市場的需求也是多種多樣,即便是流俗之作,甚或批量生產的偽作也能蒙騙部分人群,甚至有趨之若?者。
藝博會雖然是個藝術市場行為,需要順應市場規律,但是否也應擔負起引領大眾審美、提升公眾藝術鑒賞力的責任?切莫為了些許的展位費,對參展機構降低准入門檻,從而將自身的名頭搞壞,對藝博會造成負面的影響。
從參觀人群看,與開幕時的人頭攢動相比,開幕過后頓時就稀稀落落,甚至參展的會務人員遠遠多於參觀者。而且大多數的藝博會都實行門票准入制,雖然只是幾十元,但這點錢能欣賞到數千幅藝術品,已絕對是物超所值了,但真正付費買門票參觀的還真不多。所以往往開幕后的展會現場,成了參展人員相互觀摩、串門的時間,偶有參觀者,也多是參展方邀請而來的同道。
這種狀況的形成,雖然與現在公眾的藝術消費觀念不強有關,但主辦方自身是否也該思考下,對於藝博會而言,這種狀況正常嗎?相信門票的收入,對於主辦方而言並不是一個特別看重的事情,也不至於像電影票房一樣成為其生存的基礎。所以不論是基於管理的考慮,還是基於能收一點是一點的利益角度來看,這種方式委實需要商榷。
藝術市場的形成,需要整個藝術行業的共同維護和開發。藝術品收藏群體和購買人群的培育,如果只是靠盯緊一些所謂的固定群體或圈定的潛在客戶,短期而言是有成效的,但就整個社會的藝術審美能力和藝術消費意識的提升而言,結合著我國目前的實際狀況,恐怕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讓更多的人了解藝術、了解真實的藝術市場才更有利於其長遠發展。
藝博會的門檻,對參展機構而言需要提高,對參觀人群則需要降低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