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藝術收藏>>最新資訊

藝術海歸派改變中國畫壇格局

2013年09月16日08:29    來源:金羊網-新快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藝術海歸派改變中國畫壇格局

陳丹青《西藏組畫·牧羊人》雅昌供圖 ○1980年,陳丹青以《西藏組畫》轟動中外藝術界,成為顛覆教化模式,並向歐洲溯源的發軔,被公認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經典之作。 

 陳丹青《西藏組畫·牧羊人》雅昌供圖 ○1980年,陳丹青以《西藏組畫》轟動中外藝術界,成為顛覆教化模式,並向歐洲溯源的發軔,被公認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經典之作。■2006年,蔡國強在福建進行火藥壁畫創作。CFP供圖

2006年,蔡國強在福建進行火藥壁畫創作。

■林風眠《五美圖》雅昌供圖 ○林風眠是中國美術學院創始人,為“中西融合”最早的倡導者和最為主要的代表人,擅長描寫仕女人物、京劇人物、漁村風情和女性人體以及各類靜物畫和有房子的風景畫。

  林風眠《五美圖》雅昌供圖 ○林風眠是中國美術學院創始人,為“中西融合”最早的倡導者和最為主要的代表人,擅長描寫仕女人物、京劇人物、漁村風情和女性人體以及各類靜物畫和有房子的風景畫。

  幾年前,國內傳媒曾經評出影響20世紀中國美術的十位藝術家:黃賓虹、齊白石、徐悲鴻、劉海粟、林風眠、董希文、李可染、吳冠中、陳丹青和徐冰。在這十位藝術家當中,“海歸”藝術家佔了絕大多數。他們引進西方的藝術理念,建立中國自己的美術教育體系,並沿襲至今,“沒有早期海歸藝術家,中國就不會有現代美術院校”。也有藝術家直言,廣東是“海歸”大省,畫壇應認真發掘這一資源。

  沒有早期海歸藝術家中國就不會有現代美術院校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自大自傲的酣夢被西方的堅船利炮所轟醒,國人開始開眼看世界,要麼走出國門探求新知,要麼閱讀譯文了解信息。在此時代背景下,一批批青年學子留學海外,其中不乏藝術家的身影。而隨著國門的不斷打開,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頻繁,越來越多的中國藝術家來到海外。他們之中有一部分留在了海外,而更多的人將藝術的新理念、創作的新動向帶到國內,改變了中國傳統藝術的格局與面貌。

  具體來說,海歸派到底是如何延續的?著名策展人、北京畫院美術館館長吳洪亮認為,海歸藝術家大致可以分為三撥,其社會背景、游學經歷、獲取的知識及其影響都有很大不同。其一是20世紀初期以徐悲鴻、吳作人、劉海粟、林風眠等為代表的藝術家。“他們走出國門,是因為自古以來的文化自信被西方人所打破,整個民族表現出一種重新尋求自信的心態”。為此,有了蔡元培的“以藝術代替宗教”的理念。

  在“改革中國傳統藝術”、“以藝術救國”理念的驅使下,他們從國外帶回的藝術思想也可分為幾類:徐悲鴻的古典主義非常符合當時社會的需要,林風眠的藝術深受印象派、后印象派等現代藝術的影響,龐薰?則對藝術設計頗有研究。其中,徐悲鴻十分贊成康有為、蔡元培、陳獨秀輸入西畫寫實主義的主張,提出“西方畫之可採入者融之”,希望借助西方的寫實來改良中國人物畫在結構比例、動態神情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他們這一批藝術家更大的功勞在於,引進西方的藝術理念,建立中國自己的美術教育體系,並沿襲至今。“沒有早期海歸藝術家,中國就不會有現代美術院校,批量培養藝術家也就無從談起”,廣州美協副主席劉思東如是表示。

  廣東是“海歸”大省畫壇應認真發掘這一資源  中國藝術家第二次大批踏出國門發生在改革開放之后,以徐冰、谷文達、羅中立、陳丹青等為代表。隨著“文革”桎梏的解除,藝術家們迫切尋找一種直接和世界交流的方式。和第一批海歸派走出國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此期海歸派的重要人物在出國前就已經取得一定成績——徐冰的“天書”、谷文達的新水墨都已經完成。

  其三是剛剛留學歸來的一批年輕藝術家。隨著全球信息交流的頻繁。前兩類藝術家曾經面臨的“信息不對稱”的壁壘早已不存在,但由於留學深造如今變得非常容易,人數激增,使得“海歸派”的整體質量也被稀釋。

  “今天在評價藝術家時,我認為應該將著眼點放在全球大背景下,去看待作為個體的畫家創作出了怎樣的作品,取得了怎樣的成績,而不應局限在本民族范圍內。而事實上,他們身體裡流淌著中國人的血液,作品的面貌會自然地呈現這一點”。在吳洪亮看來,從全球的角度解讀“海歸派”的“走出去”與“再回來”、游學與創作,更能看出其現實意義。

  “廣東也有幾位能夠載入中國美術史的‘海歸’藝術家,但都很低調,介紹比較多的是高劍父,東渡日本留學,回國后培養了不少美術人才。還有一位被人們淡忘的李鐵夫,他是中國油畫第一人,藝術造詣非常高。19世紀末期,李鐵夫即追隨孫中山由加拿大到美國,籌建同盟會紐約分會,為了宣傳革命,他變賣自己的油畫200多幅,把賣畫所得捐助革命。后來他潛心研攻藝術,最早進入西方油畫寫實主義最有生氣的領域,是一個很有個性的畫家”。旅法著名藝術家陳建中祖籍廣東,現在,他至少半年待在國內。據其觀察,廣東是“海歸”大省,畫壇應認真發掘這一資源。

  話題

  皮力批蔡國強作品缺乏批判性

  “當反諷未被明確提示,它跟諂媚是一樣的”  海歸藝術家總能惹起諸多話題與爭議。幾年前,著名藝術策展人、評論家皮力痛批包括蔡國強、王度和張洹等在內的多位海歸華人藝術家作品缺乏批判性、現實性,甚至聲稱長此以往,海歸藝術家有可能“搞死”中國當代藝術。

  蔡國強先后旅居日本、紐約,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使用火藥創作作品,是近年國際上最受矚目的華人藝術家之一。

  皮力一邊展示1996年蔡國強最早在嘉峪關放煙火的場景,一邊頗有痛心之感地說:“在當年的表演裡,蔡國強嘗試顛覆藝術和非藝術之間的界限,試圖用爆炸、煙火來摧毀作品固有的形態去摧毀博物館的界限。我非常喜歡這張照片。”皮力按照他自己的方式把當年的作品解讀為:“我們看到一個孤獨的藝術家行走在中國的北方。”皮力不無諷刺地說:“短短十年之后,我們看到了另外一個蔡國強。這個在嘉峪關孤獨的藝術家變成了北京上空盤旋的二十幾個腳印。藝術家道德的底線究竟在什麼地方?”在他對藝術家的失望裡,人們仿佛聽到了“誰要是毀了他的這份孤單,誰就毀了梅蘭芳”的名句。是蔡國強失去了對藝術創作來說最寶貴的“孤單”,還是故國現實令他迷惑?

  皮力不依不饒:“當這些藝術家因為某種政治上的姿態或者對現實社會的懷疑離開這個社會,隔了十年回來的時候,他的切入點到底在哪?這是海外華人藝術家給我們的第一個問題。你可以說是反諷,但當這個反諷沒有被明確提示出來的時候,它跟諂媚是一樣的。”

  沒批判就是諂媚,這是否有點上綱上線?蔡國強本人泰然處之。在今年籌備農民發明家的藝術展時,他明確表示:“藝術家如果有壓力,就不會是好藝術家。”

  資料

  中國四代“海歸”藝術家

  有資料統計,從1887年李鐵夫留學英國阿靈頓美術學校開始,直至20世紀40年代,出國留學的青年畫家300余人,在這裡我們將之劃分為三代。

  第一代是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有周湘(1898年留學法國)、陳師曾(1903年留學日本)、高劍父(1903年留學日本)、李叔同(1905年留學日本)、何香凝(1907年留學日本)、蔡元培(1908年留學德國)等﹔第二代是民國初期,有吳法鼎、陳抱一、關良、顏文梁、徐悲鴻、林風眠等人﹔上世紀20年代-40年代應屬於第三代,有張大千、豐子愷、潘玉良、龐薰?、傅抱石、劉海粟、呂斯百、黎雄才、吳冠中、王子雲、吳作人、朱德群、陽太陽、董希文、趙無極、肖鋒、羅工柳等。

  80年代中期,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加快,西方文化藝術潮涌般進入國門,美術思潮空前活躍。一些藝術家對西方現代流派產生了濃厚興趣,再一次踏出國門,如袁運生、羅中立、陳 丹青、陳逸飛、周春芽、蕭瀚等,他們可稱之為第四代“海歸”藝術家。(韓幫文)

(責編:赫英海、魯婧)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