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公益講堂 延續學術指導拍賣之路--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最新資訊

西泠公益講堂 延續學術指導拍賣之路

2013年08月22日08:47    來源:人民網-藝術收藏頻道    手機看新聞

  延續學術指導拍賣之路

  西泠印社創立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其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為宗旨,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譽。西泠拍賣秉承西泠印社百年文脈,以中國書畫、文房清玩、金石篆刻等見長,廣及名人手跡、古籍善本、庭園石雕、紫砂、歷代錢幣、油畫雕塑、當代名家玉雕、中國陳年名酒等門類,從書畫、文房到庭園雅趣,延續“藝術融入生活”主題,不斷細分收藏門類,已連續推出11個“中國首屆”新專場,收獲良好市場信譽,成交率持續領銜全國藝術品拍賣行業。

  西泠拍賣自2010秋拍首次推出“古籍善本專場”,便確立以“學術指導拍賣”的理念,堅持“少而精”的純古籍路線,並致力通過拍賣平台,傳播古籍文化知識。四年來,古籍善本作為歷屆大拍的固定專場,屢創成交佳績。其中,2010西泠秋拍清乾嘉年間著名校勘學家、目錄學家顧廣圻批校的《戰國策三十三卷》(1函4冊)以800.8萬的成交價創下批校本拍賣紀錄﹔2011秋拍中,由黃丕烈題跋、吳翌鳳校跋的清抄本《文房四譜五卷》(1冊)、黃丕烈題跋明抄本《畫鑒一卷》(1冊)分別以333.5萬、149.5萬的價格成交,創造了清代、明代抄本單冊拍賣紀錄﹔2012秋拍,海內孤本《北魏王子晉碑》以304.75萬元的成交價創造碑拓拍賣紀錄﹔2013春拍,高山寺舊藏南宋單刻經《辯非集》(1冊)以477.25萬創下佛教典籍單冊拍賣最高紀錄。

  四年來,一大批重要古籍拍品,包括刻本(以清乾隆六十年為限)、晚清民國精刻本、紅藍印本、活字本、名家稿抄校本、碑帖拓本、佛教典籍,經由西泠拍場對當今學術研究提供寶貴資料。從2011年6月,西泠拍賣發起並聯合中國閱讀學研究會、中國圖書館學會經典閱讀推廣專業委員會主辦“2011華夏閱讀論壇‘黃跋顧校鮑刻’與中國古舊書文化研討會”,到此次在首圖舉辦的西泠拍賣公益講堂首期《古籍裝幀形式與修復》,西泠拍賣既致力學術與市場積極互動,同時對弘揚藏書文化,營造全民藏書氛圍作出貢獻。

  首站北京 關注古籍裝幀與修復本

  書籍是文化的載體,閱讀是歷史的延續。作為藝術收藏的重要門類,古籍善本的收藏,融合了天然的墨紙,秀美的書法,精致的鈐印,考究的裝幀,開啟一片靜謐沉凝的精神世界。

  西泠拍賣公益講堂首期《古籍裝幀形式與修復》,特邀國家圖書館古籍館研究館員、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籍修復的代表性傳承人——杜偉生,從古籍裝幀形式到古籍修復方法,以名師親講加以實物陳列展示,直觀地呈現專業知識,使人親歷古人的治學態度,欣賞古代文字的精美載體,同時對古籍善本的收藏和保護起到實用性的指導,為盛夏京城再添書香。西泠拍賣系列公益講堂,也將在各個城市間,傳遞“藝術融入生活”的理念,傳播文化、藝術與學術的內涵。(張卉)

  時間:8月24日 (9:30 - 11:00)

  地點:首都圖書館A座一層多功能廳

  主題內容:介紹古籍的裝幀常識、修復知識,交流互動古籍文化。

  主講嘉賓:杜偉生(國圖古籍館研究館員、第四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古籍修復傳承人)

(責編:張卉、魯婧)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