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7月8日電 近年來,大量的所謂日本回流、美國回流、香港回流、英國回流拍品,似乎成為拍賣行業的新寵。隨著大量回流作品的征集和拍賣,回流作品的資源也就逐漸產生了危機,盡管如此,拍賣行仍認為回流作品是當下拍賣品的一大賣點。於是,大量作偽的回流作品就相應而生。
然而,千萬不要低估當代作偽的造假手段,作偽者的用心和對作偽技術以及諸多專業信息的把握,對歷年來中國作偽藝術品生產技術手段的分析和傳承,加上更多“高科技”的介入,回流的偽作無疑成為當下作偽產業的重大項目。具體地說,作偽者從海外收購大量的無名作品,甚至是工藝品,利用它們原來裝裱的基礎,將偽作融入其中,傳統稱之為“倒棺材”,俗稱“裝老套”,這種手段越來越精到,且越來越科學化,對那些以耳代目,舍本求末,隻看作品的裝裱形式等外在的形式,而忽視了對作品本身的把握和分析的買家來說,很容易上當受騙。 比如,王鐸書法在清末、民國已備受日本藏家的喜愛,有大量作品流入日本,當然其中也有大量的偽作,這種偽作稱之為“老假”。(一葦)
當這些外銷作品再回流中國,已是真假混雜,但由於它具有一定的“歷史性”仍然被當代人所熱捧,而一些新的“老套子”的王鐸的作品近幾年來也層出不窮,它們穿著舊式日本裱褙的外衣,其作品卻是近幾年的偽作,這種作品在當下的拍賣市場上經常見到。更加值得關注的是,有一些拍賣公司和作偽的高手聯手,他們甚至進駐日本,在直接當地造假,然后再將這些作品打上入關的火漆印記,真假難辨以牟取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