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傳統的絨花技藝傳統工藝--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滾動新聞

揚州傳統的絨花技藝傳統工藝

2013年07月08日09:32    來源:揚州晚報    手機看新聞

揚州絨花《御鸚鵡圖》 楊家惠作

揚州絨花《御鸚鵡圖》 楊家惠作

  古代揚州,制花業十分發達,是我國著名的工藝花產地。在揚州制花中,又以絨花歷史最早、品種最多、制作最盛、數量最大、影響也最大。

  唐代,揚州絨花已經作為“宮花”貢品進入宮廷,成為宮娥彩女以至嬪妃頭上的簪花,以助雲鬢粉黛之美。唐中宗李顯每年立春令侍臣從內宮取出“彩花”,賞賜人各一枚以迎新春。出宮廷外,小小的絨花,在民間植根尤深,廣受婦孺歡迎,是一種雅俗共賞的民間藝術品。

  宋代是中國花鳥畫興盛時期,對各種絨花的盛行影響很大。城鄉婦女均喜裝飾,以戴花為美。這段時間的揚州絨花制作仍以頭戴花和裝飾花為主,因無論男女老幼“人皆戴花為美”,社會上對絨花的需求量之大超過了當時任何一種工藝品,從而催生了絨花生產的繁榮。

  元代、明代揚州絨花又有了新的發展變化。揚州民眾多講究風格,砌牆造屋要上梁花,而且朔、望之日也要戴花。人們根據不同時節選擇不同題材內容的絨花,如:初一、十五戴“吉祥如意”花﹔結婚戴“雙喜”、“白頭到老”花﹔過年戴“萬歲青”、“財神進寶”、“聚寶盆”花﹔中秋戴“寶塔”、“荷蓮”、“藕”花﹔端午節戴“老虎”、“五毒”等以辟邪為內容的花等。為適應人們需求的發展變化,這個時期的揚州絨花制品在品種上極為豐富。

  清初,揚州已形成以絨花為主,又有通草花、絹蠟花、紙花、像生花等多種形式的工藝花生產,且制作精美。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清宮檔案《進單》類中記載:乾隆年間,兩淮鹽政伊齡阿、普福等曾向清廷進貢像生花挂屏,像生草虫四十對,大、中像生花各十二枝(盒),渾翠吉祥宮花、絨翠瑞草各一百對。

  清末至民國年間,揚州絨花生產仍很興盛,成為全國制花業生產制作和經營集散的中心之一,不僅作坊林立、藝人眾多,而且各花點作坊也有分工,自成特色。如王以仁以創新著﹔魏玉寬以做絨字著﹔楊源茂以燙絨著﹔吉祥春以做帳圍、帳屏、花籃等大件著﹔大福以像生著﹔萬花樓、程鑒記專做裡下河地區批發。這一期間,一代絨花大師王以仁的脫穎而出,將傳統的絨花制作工藝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他制作的絨花不僅色彩鮮艷,做工細巧,而且以造型新奇、花樣眾多取勝。他在造型藝術上跳出了長期沿襲的平貼形式,首創立體絨花,開辟了絨鳥制作的新途徑。

  抗戰爆發后,揚州絨花由盛轉衰,抗戰勝利后,揚州制花藝人流散到上海、鎮江、南京等地,以賣藝為生或自設作坊。

  新中國成立后的五十年代初,人民政府將失散在民間的制花藝人組織起來,並派人將藝人王以仁接回揚州,成立揚州制花工藝廠。自此,揚州制花工藝有了新的發展。揚州絨花經王以仁、王繼康父子的創造,發展了燙絨、輕絨等新工藝,提高了絨花工藝的表現力,應用吸塑新材料,創制了《竹籃花鳥》、《仙人盆景》、《節日燈串》等裝飾、觀賞型新品種,受到國內外市場的歡迎,多次參展獲獎贏得聲譽,引得各地同行紛起仿效。

  揚州絨花採用優質蠶絲為原料,使用的優質蠶絲分為生絲(亦稱粗絲)和熟絲(亦稱細絲)兩種。因表現對象不同或同一對象而部位不同者,使用生、熟不同的蠶絲,以體現其硬挺或柔軟﹔使用的黃銅絲又分粗絲和細絲兩種,分別用於大型絨條、動物身段和動物尾、翅、冠等處的捆扎造型。通過染色加工、使用簡易工具、運用概括、夸張手法,集中而簡練地刻畫各種花型、禽鳥的特征,賦之以形、傳之以神,使小巧玲瓏的絨花、絨鳥活潑可愛。

  揚州的絨花工藝發展過程共經歷了三個階段:早先的絨花是在做成花型的紙面上繞上花絨,稱為“繞絨花”﹔以后則發展為紙面上裱好花絨,刮光后,再做成各種花型,稱為“刮絨花”。清末時,又發展為“滾絨花”。滾絨花,是用兩根細銅絲夾住絨坯,用剪刀將絨坯剪成條狀,用力搓緊,滾成圓柱形絨條,然后將大小粗細、色彩各異的絨條根據不同題材內容,組合成千姿百態的絨花、絨鳥、絨獸及人物等絨制品。

  最早揚州絨花的題材品種和使用范圍很狹窄,僅限於婦女頭戴花、胸花等裝飾品。后來隨著時代的變遷與需求,品種不斷發展豐富,既有寓意吉祥的龍、鳳、蝙蝠、壽桃等傳統產品,又有表現生活情趣的絨制挂屏、絨制仙人盆景、竹籃絨鳥、各種小動物以及聖誕老人等創新產品。

  揚州絨花造型美妙、玲瓏秀麗,無論是其造型藝術還是制作技藝都在全國同行業中名列前茅。花樣眾多、色彩鮮艷、做工細巧、構思獨特的揚州絨花充滿了生命的活力。

(責編:張卉、魯婧)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