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偏愛仿古玉--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滾動新聞

乾隆皇帝偏愛仿古玉

2013年07月08日09:23    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明定陵出土的金托玉爵

明定陵出土的金托玉爵

  古玉品鑒 8

  蔣衛東

  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長、研究員,中華玉文化中心專家委員。長期從事浙江北部地區史前文化遺址的考古發掘與研究工作,與良渚文化結緣尤深。

  仿古,是中國諸多工藝美術門類中常見的傳統技法。玉器仿古,古已有之,但以北宋中葉金石學興起之后尤為盛行。經金石學的推波助瀾,宋元以降,文人士大夫收藏、賞鑒古玉蔚然成風。然而,傳世和出土的古玉畢竟數量有限,供不應求的局面自然成為仿制造假的溫床。到了明清時期,各類仿制玉器甚至佔據了玉作的半壁江山,以致清末吳大澂在《古玉圖考》中感嘆:“唐宋以后,仿制之器多,而求玉之真者,不可辨耶。”

  不過,仿制的玉器,從古至今都存在著制琢動機與工藝水准迥異的現象,並不能一概而論,我們贊成將其明確區分為仿古玉與偽古玉。仿古玉,指模仿古代玉器、青銅器、陶瓷器、竹木牙角器、漆器、金銀器以及書畫等傳統藝術品器形或圖紋的玉器,其動機大多出於慕古與欣賞。仿古玉主要出自宮廷御用玉工,這部分仿古玉不存在牟利的現象。當然,民間官宦人家也有仿古玉的需求,因而許多民間琢玉高手也擅長仿古,明代琢玉大師陸子岡便有仿漢青玉樽等仿古玉作傳世。這部分仿古玉雖然以牟利為目的,價格高昂,但其材質與工藝堪與宮廷仿古玉媲美,且都不有意仿沁做舊假冒古玉。

  總體而言,仿古玉多選用優質玉料,琢工精細,造型端庄,紋飾優美,本身就是上佳的藝術品。南宋朱晞顏墓出土的青玉獸面卣,元代范文虎墓出土的白玉帶蓋貫耳瓶,溫潤的玉材均不作任何人為沁色,規整的器形端庄雅致,充分體現了宋元時期士大夫階層的審美趣味,是當時仿古玉的杰作。

  明清時期延續宋元傳統。1958年北京明定陵出土一件萬歷皇帝使用過的金托玉爵,形仿商周青銅爵。爵呈元寶形,深腹,圓底。器身兩端陰刻龍紋,龍前爪捧托“萬壽”兩字。一側鏤雕蟠龍形把,蟠龍作拱背攀附狀,口銜爵口,似對爵內美酒垂涎欲滴,意趣盎然。金托中央突起的層巒群峰用以承托爵足,山巒四周鑲嵌二十六顆名貴的紅、藍寶石,珠光寶氣,極盡奢華。全器寓意“壽山福海”,“萬壽無疆”。如此復古與時新的完美融合,恰也是仿古玉的特色之一。

  至於清代,仿古玉更是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嶄新面貌。好古的乾隆皇帝尤其是仿古玉的積極倡導者,曾多次下旨命內務府造辦處依《考古圖》、《宣和博古圖》、《西清古鑒》等書中的圖樣仿制玉器。乾隆時期的仿古玉器,無論數量、工藝,還是造型、題材,處處洋溢出盛世的風華。

(責編:董子龍、魯婧)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