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鏈接:工筆畫盛行造就大批畫匠
近年來,全國大型美展上工筆畫扎堆出現頗受關注。2009年第十一屆全國美展工筆畫佔了半壁江山,此后中國美協平台每年至少舉辦一個專門工筆畫展,筆者注意到,2011年第四屆全國青年美展中,有印象的寫意畫作品不出20件,其余百余件幾乎都是工筆形式。雖然有評論認為這是工筆畫復興的可喜跡象,但也受到許多人的詬病,工筆畫的品質和社會影響受到質疑,更有評論者指出“工筆畫造就大批畫匠”。
筆者認為出現這種局面絕非偶然。首先官方主流展覽往往傾向採用相對保守的藝術樣式。
比如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採用的是國際通用的雙年展模式,但是主打架上繪畫和雕塑,而不是國際流行的影像藝術、裝置藝術等,也是這個原因。工筆畫,既有久遠的文化積澱,又存在一定出新的可能性,是一種相對折衷保守的藝術樣式。
其次,改革開放后,隨著物質生活極大豐富,貼近現實生活,長於表現人們審美好尚的工筆畫再次受到垂青。工筆畫細麗嚴整的畫風,適應了人們重視現實生活享受、追求賞心悅目的感官滿足的要求。所以這一時期至今的工筆畫有三個表現:1、為美而美,2、突出新材料和質感,3、出現大量表現私密空間和私密感受的取材。與此相比,長於抒發“出世”情懷的水墨寫意,其相對單調的視覺樣式較難表現豐富的現實生活。因此,進入新時期以來,水墨領域隻有“新文人畫”和“實驗水墨”有一定影響和規模。
最后工筆畫評價標准相對統一。寫意的評價標准不好掌握,同一件作品有人可以評價是大師水平,也有人說成胡亂畫。強調傳統筆墨的可能會被認為創新不多,而比較花哨的新樣式則有可能被認為是沒有傳統或缺乏基本功,評價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比較難辦。反觀工筆畫,因為大篇幅精工制作至少能體現畫家控制畫面的能力,通俗點說就是“有底子”、“費功夫”,最不濟也能賺個同情票。同時,相對寫實的風格也容易貼上“表現現實”的標簽。因此我們看現在的大展,入選的寫意畫也大都是制作痕跡很重,甚至不好劃定工筆寫意的界限。其實大部分的中國畫展評委畫寫意出身的多,但選出的作品卻是成批的工筆,確實是個有意思的現象。
上述三點,不難理解美展上工筆畫扎堆的原因,數量大不等於質量好,也不等於影響好。其實近年來工筆畫的創作也出現令人擔憂的狀況:唯“技”是圖,唯“細”是圖,太重制作,題材重復,格調淺俗,既缺少藝術應有的人文關懷和創造性視角,又缺少中國畫特有的藝術品質和精神氣質。君不見,一個大展的工筆畫“美女如雲”、“花繁葉茂”,看著既有像油畫、版畫,又像水彩、插畫,甚至像國外某種藝術圖示,就是不像中國畫。院校學生或從業者把幾個月“拼”出的一張工筆當作入選大展的敲門磚,與其說是工筆畫繁榮,毋寧說是畫者追求入美展、入美協,繼而進入市場獲取聲名,這實為功利化操作。
筆者理解有人發出“工筆畫造就大批畫匠”的感嘆,盡管這種說法不合邏輯,因為這就如同說“畫寫意畫就必定造就大批大師”一樣不合理。畫匠的形成不因他從事什麼畫種而定,寫意畫的應酬低劣之作也充斥市面,怪不到工筆畫本身。然而,工筆畫=畫匠,這兩個詞在現今緊密聯系,恐怕也是事實。
筆者認為,工筆畫面臨的問題,是傳統架上繪畫在林林總總新型藝術樣式沖擊下面臨的生存與發展迷茫現狀,也是文化藝術在浮躁的風氣下,在過分重“利”的社會導向下面臨的困惑和尷尬。急功近利使工筆畫的格調畫品、藝術性越來越低。不安下心,平心靜氣,淡泊名利,創作不出來好藝術,但那樣的話,畫家的生存問題又擺在面前。在拍賣價成為藝術價值風向標的今天,工筆畫家憑什麼淡定?而現實是制作工筆畫對時間和藝術家精力心血的高要求,使得工筆畫不可能短期投入市場便會取得高收益,因此工筆畫的商業運作也是個致命傷。
敢問路在何方?筆者思考:首先在態度方面,要承認傳統架上繪畫和工筆畫的“小眾”地位,迎來“大繁榮”那是虛無縹緲(表面的除外),選擇了工筆畫等於選擇了寂寞,自有深入發展的空間。
在創作方面,深入表現生活,深入研究傳統。深入生活不是到老少邊窮地區寫生那麼簡單,生活就是我們所在的社會,是身邊發生的一切,藝術家作為社會人,要表達態度,要抒發情感,要有自己的價值取向,要選擇深刻而獨特的視角,這一點應該向現當代許多實驗藝術學習。而傳統則是我們的個性,深入研習傳統不是口號,更不是沽名釣譽的幌子,而是要切實汲取智慧,尋找到工筆畫獨特的氣質,這樣創作的作品才有在其他藝術樣式面前的獨立性。
在市場方面,在國內沒有形成按質論價的規范市場環境下,單獨探討工筆畫市場意義不大。工筆畫的“大眾”市場潛力不小,不以收藏增值為目的,單就滿足社會大眾日常文化需要的購買。高端市場個人認為可以參考國內寫實油畫的運作模式。當然,這一切的前提必須是工筆畫本身要有高質量的作品和優秀畫家出現,這才是一個畫科能夠持久的根本。
(作者為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師,工筆畫家,中國美協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