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念慈設計中國美術館造型借鑒了莫高窟標志建筑“九層樓”(第96號窟,高45米)。
設計:造型參考敦煌“九層樓”
中國美術館的主樓館舍為古典閣樓回廊式建筑,高檐飛脊,金色的琉璃瓦配以玻璃花飾和乳白色面磚突顯民族風格。
這一頗具民族風格的建筑是由老一輩建筑師戴念慈完成。盡管此前他從未設計過美術館建筑,“但他的理念和實際探索,直到現在來看都是經得住歷史檢驗的”。范迪安指出,戴念慈當時考慮美術館被稱為藝術寶庫,那就在設計上將寶庫這個詞形象化,“他想到了敦煌,莫高窟可以說是中國古代藝術寶庫的代表。”
由此,戴念慈汲取莫高窟96號窟“九層樓”飛檐古典形式,正門廊及廊榭採用大屋頂式,略作點綴,與中間頂部的閣樓相呼應,其他部分則設計成平頂以解決展廳頂部採光。
在中國建筑傳統中,從漢代起就有九層塔式建筑,莫高窟“九層樓”高45米。中國美術館前館長楊力舟告訴記者,戴念慈借鑒了塔式造型,但又不可能做成莫高窟那麼高,為此他把飛檐壓縮重疊在塔頂上,做了七層。
可貴的是,如此富有民族氣息和傳統審美的建筑設計,同時也考慮到了現代功能。范迪安說,上世紀50年代國際上很多博物館,類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法國盧浮宮都是從皇家宮殿轉成博物館,很多現代美術館建筑都未問世,“戴老的設計既具備美術館展覽作品需要的寬敞、光線明亮,也注意到觀眾的欣賞、交流、需要公共交往空間。所以這個設計在功能上是比較先進的,很有先見之明。”
插曲:周恩來補充長廊和竹子
在戴念慈的設計方案實施中也發生過小插曲。中國美術館前館長楊力舟回憶,當時在民族化的理念之下,美術家們都覺得這個方案很吻合國家美術館和國家藝術寶庫的定位,美術家投票選中了這個方案。不過,周恩來總理還是有一點不滿意,“周總理說這是城市的建筑,還應該有城市園林的特點,是能讓觀眾、人民休閑的環境。因此他建議加上長廊,種上竹林。”
為此,中國美術館原副館長張諤特意到青島買來竹子種下。楊力舟清楚地記得,由於竹子扎根很深,破壞地基,唐山大地震時美術館損壞嚴重,大修時,有人建議把竹子去掉,把長廊地面建成商店,張諤聽聞非常氣憤,“他說那可不行啊,那是周總理種的竹子,可不能弄掉!”
除此,在畫家黃永玉的回憶裡,中國美術館三樓的欄杆也是周總理設計的。此外,當時周總理還提議在回廊底下應該有水圍繞。“不過受到客觀條件制約,引水較困難,這一方案未能實現”梁江透露。
1963年中國美術館整體完工正式亮相,此后的半個世紀裡也經歷了兩次大修。也曾有意見希望將中國美術館“推倒重建”。
楊力舟回憶,美術館施工正好在1959年到1962年期間,是國家的經濟困難時期,因此施工的質量不夠好,“多數在冬季施工,在洋灰裡面,摻雜了很多咸鹽。而咸鹽對鋼筋是有腐蝕作用的。因此,在1976年唐山地震的時候,當時在北京的各建筑損害最大的就是中國美術館,橫梁斷裂,地基下陷,主樓向東傾斜。”
為此,1990年中國美術館主樓實施了第一次大修,主要目的是抗震加固。12年后,國家又投資1.4億元對美術館主體建筑進行改造和內外裝修,使展出條件、設施標准得到了很大提升。2003年主樓改造裝修完成后,建筑形象、展廳設施、燈光照明、樓宇自控、恆溫恆濕、消防報警等均達到當時國內領先水平。
■ 花絮
畫庫“遲到”三十多年
當年戴念慈根據使用功能,將美術館分成了展覽部分、供應服務部分、辦公部分、公共活動部分等。在設計藍圖中,除了取意於敦煌的主樓外,美術館西有畫庫、東有放映廳,北有陳列館,由於經濟條件所限,最后壓縮隻建了主樓。
這棟主樓30年來既是展覽主體,也是辦公室,樓頂的小房間成為藏品存放室。隨著中國美術館館藏作品不斷增加,缺少畫庫的矛盾日漸突出。
劉開渠等老館長在任時曾多次呼吁盡早建畫庫。1995年,在現址用地范圍內建設了4000平方米的藏品庫及配套用房,歷時3年,1998年底竣工。“主樓后面的地皮是中國社科院的,文化部用了另一處基建房子與社科院進行1:1的交換,修建了藏品庫。”
中國美術館新畫庫面積達4143.5平米,地下三層地上二層。外檐採用黃色琉璃女兒牆,牙白色釉面磚,與美術館主樓外觀風格協調統一,除雕塑庫外,藏品均採用可移動型密集櫃、密集架儲藏。防火防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