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文化藝術交流合作的有效機制--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滾動新聞

構建文化藝術交流合作的有效機制

—— 何香凝美術館的“四地藝術交流計劃”

2013年06月17日08:50    來源:中國文化報    手機看新聞

左為台灣藝術家林介文展示自己的作品,右為香港藝術家黃國才與觀眾現場交流。何香凝美術館展出的“交叉口·異空間——四地藝術交流計劃(2013)”包括油畫、裝置、影像等多種形式,展現了內地、香港、澳門和台灣四地藝術創作的鮮活與多樣性。

台灣藝術家林介文用賽德克族傳統的織布手法,將人們最為常見的卷紙制成了一件件衣服。她身穿一件在胸口位置編成女性乳房形狀並能抽出紅色紙巾的外套在展廳裡走來走去,每當人們抽出一張紙巾,她都會大叫一聲,並告誡觀眾:“你消費的不單是資源,還有你自己。”在林介文的不遠處,香港藝術家黃國才的《夢游者》則是一輛裝有三輪車的雙層床,騎上去甚至能夠前進后退,這件作品表現了高密度城市的生活窘境,也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再向遠延伸,是內地藝術家歷檳源的影像作品,他向觀眾展示了一連串不可思議的行為,如在地鐵上洗漱,把164把大錘子砸壞……

6月1日,由深圳何香凝美術館、澳門藝術博物館、高雄市立美術館、香港藝術推廣辦事處共同主辦的“交叉口·異空間——四地藝術交流計劃(2013)”在何香凝美術館開幕,共展出了來自內地、香港、澳門和台灣的16位藝術家的41件作品,包括油畫、裝置、影像等多種形式。“此次展覽著眼於藝術家當前在生存、創作空間上不斷移位的現象,包括他們不斷在四地棲居和旅行,頻繁到世界各地駐村、辦展或參加工作坊,還有不少藝術家曾旅居海外,近年來又回到了故鄉。這種流動性,異域文化環境對他們的創作產生了影響,他們的作品也是藝術全球化的一種反映。”總策展人馮博一說,此次展覽在深圳結束后,還將陸續前往澳門、台灣、香港進行巡展出。

多元多樣的“四地”藝術

“四地藝術交流計劃”是何香凝美術館的一個長期項目,每年會在內地、香港、澳門、台灣挑選不同的藝術家參展,力求最大限度地展現四地藝術創作的鮮活與多樣性。

本次參展的作品有著非常鮮明的個人風格和不同的關注熱點。內地藝術家的作品體現了“全球化”對人們生活和藝術創作的影響,如尹秀珍利用回收材料制成了大小不一的旅行箱,以期傳達對於全球化與同化問題的探索﹔徐跋騁透過“一隻兔子的行走方案”展現了他游歷歐洲17國的思考。從現場所見,他把游歷地的緯度、溫度進行了測量,並使用不同的顏色進行標注,回國后他用這些顏色的毛線制作成了一件毛衣。香港藝術家的作品既有鮮明的本土文化意識與個人思維,又帶有強烈的反思與批判功能,既有對本地文化如何在全球化環境下得以保留和凸顯等問題的探討,又有關於鐵路、時間等故事的訴說。而台灣高雄市立美術館為首次與內地藝術機構合作,其策展人謝宛真透過陳伯義《窗景》系列、崔廣宇《隱形的城市》、李明則《自己的影子》與林介文《尾巴》等作品,分別探討了景觀空間、文化空間、生活記憶空間與情緒空間四個不同層次的空間面向。

澳門藝術家的作品最為多種多樣。“澳門的現當代藝術擁有中西相容的特點,既有西方思維模式下創作出的藝術作品,也有中西繪畫方式相融匯的作品,無論是傳統的架上繪畫亦或是新媒體、實驗藝術,在澳門這個小城都體現出獨一無二的面貌。”澳門藝術博物館館長陳浩星介紹,參展的4位澳門藝術家有著很不一樣的成長背景,有土生土長后留洋深造的李少壯,有在福建出生、澳門生長的唐重,有在四川出生最近才移民澳門的彭韞,還有在俄羅斯出生、定居澳門的君士坦丁。“把這些藝術家的個人空間移動軌跡並列觀之,本身就是交叉口、異空間的體現,它們與內地、香港、台灣的作品匯集並激蕩出一股更多元多樣、更廣闊豐盛的當代藝術意識流。”陳浩星說。

無法回避的交流鴻溝

據何香凝美術館副館長樂正維介紹,從2008年的“出境”、2010年的“蝴蝶效應”、2011年的“1+1”、2012年的“四不像”,“交流計劃”至今年已連續舉辦了五屆展覽和相應的學術研討活動,共有82位藝術家參展,先后與港澳台6家美術館、藝術機構合作,共有26位策展人、策展助理參與,已成為四地文化交流的一個品牌項目。“這一量化的統計或許能說明其中交流的規模和輻射范圍,也為兩岸四地的交流提供了一種手段與方式保障,構建了兩岸四地在文化藝術領域交流合作的有效機制。”樂正維說。

事實上,“交流計劃”的展覽模式,一直在嘗試中尋求革新,以期能夠涵蓋更廣闊的范圍,達到更深刻、更有效的交流目的。如“1+1”的規則是四地各選擇出4名藝術家進行抓鬮,兩兩異地配對組成雙人小組,然后給每個雙人小組發放經費,讓他們互相探訪對方的工作室,與對方共同工作,最后提交一件合作作品﹔“四不像”是讓四地的策展人跨地域選擇藝術家,分別獨立策劃一個單元展,最后組合到一起,以體現策展人對異地當代藝術的考察與判斷,並反映策展人之間不同的策展理念和策展方式……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交流都非常順暢。雖然四地同根同源,但是由於在歷史和文化上存在的諸多細節差異,每屆藝術展的交流過程中都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包括觀念、方式、習慣、品質,甚至情感、修養等因素帶來的溝通不暢、效率低下、不易操作等,有時甚至達不到預期效果。

“作為一種展覽策劃的實驗,我嘗試超越慣常的、流行的那種異地聯展的簡單化並置展示方式,希望展開具有藝術創作和日常行為規范的多維度、立體化的廣泛性的交流。”馮博一說,在“交流計劃”的具體操作中,分別產生了交流順遂、相互妥協、不合作等幾種不同結果,甚至牽涉到非藝術范圍的一些“細節”意外之事。

“這種由藝術家到策展人,從點至面的深入交流,最后出現了很多鴻溝,這種鴻溝是無法回避的。”馮博一解釋,兩岸四地文化藝術出現所謂的共同性與差異性,是指兩岸四地都以各自的方式繼承和延伸著中國文化的內涵,而這個共同文化的歸屬感需要依靠一個大的中國概念來維系。但由於歷史與戰爭以及地緣政治所形成的獨立意識,構成了兩岸四地社會現實處境的特殊關系。“交流的障礙除了歷史文化、意識形態的差異,以及我與非我的隔離之外,良好的交流還需要有手段和方式的保障。‘交流計劃’的目的就想通過持續不斷的、不同的策展方式,搭建一條四地藝術交流的通道。”馮博一說。

攜手合作 填平溝壑

從地緣和文化的角度來看,深圳、香港、澳門和台灣有著密切的聯系,相互車程不足2小時,其居住的大多數人群操著相近的語言,經濟往來頻繁,國際化程度很高,然而四地在當代文化藝術方面的交流卻超乎想象的匱乏,且存在這樣和那樣的隔閡,未能形成區域化的整體認同。何香凝美術館的“交流計劃”得到了四地藝術家和藝術機構的認可。

“何香凝美術館自2008年起開展此項別具意義的交流計劃,短短數年,大大增進了四地藝術機構更緊密的合作關系,促進了文化和當代藝術的交流。過往四屆使城際之間的當代藝術發展得到了啟發。今年的交流計劃從藝術家自身出發,通過個人的思維、情感、創作、趣味、意向等,探求了自身與他者的、異地的、異文化的關系,這幾者之間的結合非常有趣。” 香港藝術推廣辦事處總館長劉鳳霞說。

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謝佩霓也表示:“過去由於機緣未至,與大陸文教機構的實質交流屈指可數,此次展覽可謂高雄市立美術館參與華人當代藝術盛會的裡程碑。期望能透過創作者親赴各地展覽展開現地藝術制作,實質投入空間串聯,從此為兩岸四地藝文人士建立有別於以往的深刻對話,拓展以后合作的面相。”

為配合此次展覽,何香凝美術館和廣州美術學院港台文化藝術研究所還聯合主辦了“時代·介入·轉型:兩岸四地的藝術實踐與社會轉型”學術研討會,來自四地的10余位專家學者,對四地藝術的創作狀況、交流機制、傳播手段以及藝術與社會轉型的互動關系等具體問題進行了討論,共同探索了如何建立帶有前瞻性和學術性的多地藝術創作與交流機制。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系教授林志明認為,美術館作為公共藝術機構,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與義務來推動四地的文化藝術交流。“美術館最重要的作用是創造和整合資源,文化交流需要融入當地的氛圍和環境,需要藝術家和策展人在某地長期居住、溝通、融入和觀察,如此才能產生深度了解,進而突破藩籬。美術館對此應該提出自己的構想和計劃,並找贊助實現這種構想。”

樂正維在談到四地美術館的合作時表示,雖然具體操作過程中的矛盾、誤讀甚至偏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消失,但四地美術館在感情上確實親近了很多,增進了彼此之間的了解和信任,隔閡在逐漸縮小。“四地美術館都非常珍惜這個交流機制,也都在積極探討和推動這種機制。四地同胞有著同文同種,增進了解和相互融合是大勢所趨。我們已經搭建了這個平台,願將來的步子能越邁越大。”樂正維說。(記者 高素娜)

(責編:魯婧、赫英海)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