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無極《1.5.70》
中國人了解西方—趙無極是切入點
有人說,抽象畫是西方的“舶來品”,因為對於中國的觀眾來說,真正能欣賞抽象繪畫的中國人並不多。抽象繪畫的“前衛”和“新潮”, 猶如讓中國人在破譯一部天書。在國內藝術品市場上,抽象藝術雖然佔不了一丁點地盤,但從拍賣行情的演繹來看,抽象畫還基本處於一種蓄勢待發的狀態。已有不少收藏者開始做“功課”、研究和關注抽象藝術、了解抽象油畫的價值評判標准和熟悉整個抽象油畫的歷史了。總而言之,抽象畫在中國拍賣市場被關注已經預示一種暗流的涌動。
趙無極一直是中國20世紀油畫市場的指標性人物,其經典的抽象作品在拍賣市場中屢創高價,2009年總共有7件他的作品成交價格超過了一千萬元。迄今為止,趙無極作品成交價格超過千萬元的共有幾十件之多。
2011年香港蘇富比秋拍之二十世紀中國藝術專場,全場的最高價為趙無極的作品。記者在預展時曾經採訪過二十世紀中國藝術的主管陳女士,她當時說到,趙無極的作品在大陸認可不夠,主要是因為:首先趙無極常年旅居海外,國人不熟;再者,趙無極的東西完全抽象,對新買家來說有一定的理解難度,但是她相信,隨著買家認識水准的不斷提高會更加欣賞這一類的作品。這個預測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就兌現了,趙無極的作品《10.1.68》以6978萬成交,刷新了畫家的世界紀錄。
縱觀趙無極,最初,他是林風眠的學生,從學林風眠開始的。去法國之后逐漸拋棄了中國味道,慢慢在抽象繪畫的路上不斷摸索,同時加入中國傳統元素在裡面。讀他的繪畫似乎還是能讀到中國的傳統山水的味道。比起其他當代藝術家來說比方“波普”的,趙無極顯然更容易被中國人接受。雖然很抽象,雖然看不懂,但是仔細研究、細細品味,還是很有東方文化的韻味。
大連萬達玥寶齋負責人、收藏家郭慶祥坦陳:自己喜歡趙無極,是因為抓住了吳大羽的教育思想體系。吳大羽改變了傳統的繪畫方式,打破舊的條條框框,具有時代性,又保持了東方精神。他們是與當時世界先進繪畫思想同步的畫家;同時他們又將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和意境帶入了國際視野中,創造了獨具個性和時代氣息的繪畫作品。郭慶祥表示,非常看重趙無極油畫作品的當代性和在藝術史上的重要性,看重藝術家的創新價值和獨立思想。
李劍鋒(中國嘉德現當代藝術高級經理)概括趙無極藝術時說,他借用了西方的表現方式表達東方,他自己有很理解東方這種傳統文化的本質,所以對書畫欣賞者來講,可以從這裡切入。
何以成為“硬通貨”—“國際范”的大師
趙無極的作品得到充分認知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當時一些畫廊開始注意趙無極的作品。90年代后期,趙無極作品開始頻頻現身拍賣市場,而且不時地書寫和刷新成交記錄。1999年在巴黎舉辦的“趙無極60年回顧展”上,任法國總統的希拉克專門為畫展撰寫前言,提到:“趙既屬中華,又屬法蘭西。他的藝術,吸取了兩國文化的精粹。”為此,希拉克曾特意求購趙無極的畫,送給朱?基。此時,趙無極的作品開始在國內引起巨大反響,轟動了整個中國藝術界。
中國嘉德的當代藝術部主管李劍鋒認為:趙無極是整個在世油畫家裡邊最具國際影響力的人物,這樣的定位是世界級的畫家。同時在抽象畫領域,趙無極應該是屬於最高級別的藝術家。他的抽象作品已經被世界范圍內認可,同時他的開拓性,是中西融合的大師。
永樂二十世紀主管王從卉表示:二十世紀是一個中國大開大合的大師輩出的一個世紀,是個中西融合的時代,也是一個政治、文化沖突比較大的時代。趙無極在其中就屬於一個特別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首先是他的個人經歷——他是中國人以及常年旅居歐洲的個人經歷,包括作品也是東西融合的一種代表。所以說從整個藝術風格來說,是在二十世紀中國藝術裡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趙無極的作品從西方人的眼中能看到東方,東方人眼中又能看到西方的一個合體。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趙無極作品無疑具備全球性和國際性的視覺感受。王從卉認為趙無極抽象藝術並不是我們所說的一種抽象的觀念,他主要還是在東西融合上,在美學觀念上,表現為一種包容和一個新的語言的抽象的東西。縱觀趙無極整個發展歷程或者他自己藝術演變的過程,你可以看到他早期是從有一個甲骨文的系列、從符號抽象的一種方式,然后進入到一個視覺線條,一直到后期進入了一個比較東方寫意的大開大合的更偏於東方美學的觀念。跟西方抽象不是一個概念上的抽象。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覺得他跟國人的距離應該會離得越來越近。隨著大家對於西方藝術史的了解,對於中國傳統美學精神的了解,應該會慢慢地接受和喜歡趙無極。
抗跌性強
在2011年世界藝術市場權威網站Artprice藝術家成交額排名榜單中,趙無極以9191.4萬美元的總成交額位列第14,與德國畫家裡希特一起,成為拍賣前20位中兩位在世的藝術家(裡希特排名第8)。
數據顯示:自2008年以來,藝術品市場受到了金融危機的影響,有不少藝術家作品都出現了縮水情況。但是,在藝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趙無極,他的作品卻並不受太大影響。有關資料顯示,大師創作高峰時期的作品在金融危機前的身價一般都在千萬元左右。如《16.4.59》就以740萬港元成交;而1956年創作的《京戲》也已有了706萬港元的身價。在2009年秋拍中,《17.4.64》作品成交額高達3817萬港元;作品《19-11-59》以3034萬港元高價成交。今年香港佳士得推出的《02-01-65》、《14-3-59》,也均拍出了2082萬港元的高價,由此趙無極作品的抗跌性可見一斑。
李劍鋒細數了趙無極作品在中國嘉德拍賣的過程:在2000年初,我們就拍過趙無極的東西——2002年、2003年的時候,我們拍過幾張趙無極,當時在港台也還不是很熱,我們就嘗試著拍過,效果不錯。后來我們斷斷續續也會拍,但不是很多。在2009年我們也拍過一張他的作品,作品不是很大,拍了大概一百多萬,這是內地買家買的。去年秋天我們有兩件他的水墨,拍得非常好,包括有一件作品拍到1200萬。
“誰”在收藏趙無極
我們關注到,在2月15日倫敦蘇富比當代藝術夜場拍賣上,趙無極作1991年創作的《10.01.91》估價60萬至80萬英鎊,1最終以60萬英鎊成交,遠遠高出估價。而該作的購買者則是大連萬達玥寶齋負責人、收藏家郭慶祥先生。而在2011年11月26日,在香港佳士得“亞洲20世紀及當代藝術”拍賣場上,當晚估價最高、尺幅最大的趙無極作品《22.7.64》,從起拍到落槌不到一分鐘,以3100萬港元成交,被郭慶祥收入囊中。他表示,趙無極作品是其近幾年收藏的重點。事實上,最近兩年郭慶祥頻頻發力,在拍賣場上爭奪趙無極作品。。”到目前為止,他收藏的趙無極作品已有10件左右,其中包括去年在佳士得和蘇富比拍得的作品。
郭慶祥認為,隨著審美意識的提高,內地逐漸認識到趙無極作品的價值,尤其是藝術品投資者認識到趙無極作品作為投資品的價格上漲空間,他們等著賣給中國未來的藏家。隨著潮流的轉變,趙無極的作品再過兩年就會大量流轉到內地。而內地拍賣行也在進行趙無極作品的爭奪戰。
當問及什麼樣的人群在收藏‘趙無極’時, 李劍鋒認為有三個方面的人對趙無極感興趣:一種是本身一直在研究二十世紀板塊的藏家;一種可能是傳統書畫轉過來的藏家並且這個比例比較大一些;機構應該有,因為他們要規避風險,就要找藝術定位比較明確的,我覺得趙無極是一個最好的選擇之一。包括基金也好,個人藏家也好,這是一個大家都普遍認可的一位。當被記者問到拍賣公司有沒有起到引導作用時,李劍鋒說到:我覺得好的拍賣公司應該成為引導市場、引導藏家去關注一些我們認為有價值作品的。好的拍賣公司應該有這種能力或者有這種責任去引導市場。我們原來一直在推趙無極,我們也隨著市場的變化,隨著整個對市場的研究和判斷,我們發現趙無極是一個很好的點,在未來他是一個非常穩定的點,所以我們也繼續地推動他。我們覺得趙無極將來是非常好的點,同時我們也要努力找到好的作品。
近20年來,趙無極作品經由歐美輾轉至台灣,再從台灣交易延伸至香港、東南亞等地,影響力進一步擴大,一直到最近兩年蔓延至內地,經過時間的考驗,趙無極作品已經建構了一個完整的“國際盤”。(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