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於平今天在市人代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北京今年將啟動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年內初步摸清北京轄區內可移動文物的分布狀況,力爭用4年時間完成移動文物的認定和信息錄入。
於平介紹說,根據國家文物局的安排,可移動文物普查項目是在全國統一開展的,去年北京市在朝陽區進行了試點,主要是對公立博物館、民間博物館,以及大學、科研院所等機構的文物藏品進行全面普查。在摸清家底的基礎上,相關部門將制定國家層面的文物行業管理政策和法規,對這些可移動文物進行保護。
於平指出,按照國家文物局的要求,文物部門對可移動文物的普查,不僅普查現有博物館的文物藏品,還要深入到整個轄區內的相關機構、部門,甚至要對公民個人的收藏品進行認定。她同時表示,目前,國家文物局對可移動文物普查的標准和范圍尚未公布。
今年北京將全面啟動該項工作,文物部門已經按照國務院的部署成立了可移動文物工作領導小組。同時近期將按照國家文物局出台的相關工作要求,盡快建立起流動文物普查工作班子,組織相應的區縣政府部門、文物部門參與到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
於平說,可移動文物認定是一項全新的工作,今年第一階段是發動、組織、動員、部署,力爭今年年底,基本掌握全市轄區內可移動文物分布狀況。之后文物部門將陸續開展可移動文物信息錄入。為了提高可移動文物保護的管理水平,文物局將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做到持証上崗。
關於今年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和修繕,於平介紹說,今年北京將啟動大鐘寺、妙應寺白塔、圓明園桃花洞遺址搶險等一批新的修繕項目,實施明清皇家建筑修繕保護專項工程,完善頤和園德和園、德勝門箭樓、東交民巷使館建筑群國際俱樂部等修繕工程,推進天壇北神廚和北宰亭、北海靜心齋等正在施工的項目。
據悉,今年北京加大重點文物保護經費投入力度,10億元的“文物及歷史文化保護區專項資金”中,有1.5億元用於市級重大文物保護與修繕,8.5億元用於區縣文物保護與修繕。 (記者 於立霄 陳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