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它還沒被拆掉,趕快拍點兒照片,留作紀念。”1月22日,一位在北京鐘樓灣胡同邊走邊拍的女大學生說。北京鐘鼓樓廣場即將被拆遷改造的消息,引發北京市民和諸多網友的關注,與此同時,老北京照片在網上的轉發量也急劇上升,有的甚至被轉發數千次。博友們更是發微博表示要去胡同深處拍照片,給自己留點兒念想。
走在曲折的胡同裡,灰牆紅門、舊磚牆上柔和的陽光、遛狗的老人、各式各樣的小店……每一幅景象似乎都在述說著老北京的靜謐與安詳。在鐘樓與鼓樓之間的那片廣場上,下棋嘮嗑的大爺們、悠閑地打牌的大叔們、圍成一圈踢毽子的年輕人、站在風地裡的剃頭匠……一想到這種寧靜、祥和、平靜、相互陪伴的生活就要遠去,很多人心中依依不舍。
從晨鐘暮鼓到文化象征
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的北京鐘鼓樓,坐落於北京南北中軸線北端,其殿堂式的建筑,雄偉壯觀,雕梁畫柱間蘊藏著歷史的記憶。
北京的鐘鼓樓最初是作為明、清都城的報時中心。在古代,鼓樓置鼓,鐘樓懸鐘,晨鐘暮鼓,循律韻通。它為昔日文武百官上朝,百姓的勞作生息、生活起居提供了重要的時間參考。
隨著時代的變遷,鐘鼓樓的功能在不斷發生變化。1924年,清朝最后一個皇帝溥儀離開紫禁城后,鐘鼓樓便失去了報時功能。民國十四年(1925年)在鼓樓成立了“京兆通俗教育觀”,其功能開始向民眾教育轉變。1987年,鼓樓對外開放﹔1989年,鐘樓開始接待游客參觀﹔1996年,鐘鼓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鐘鼓樓與周邊的胡同、四合院居住區成為古都風貌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大量的人文歷史信息,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民俗文化特征,具有獨特的“老北京”象征意義。
拆與不拆眾說紛紜
據記者了解,最近這些天,在鐘鼓樓廣場和胡同裡,人們談論的大部分是拆遷的話題。正在收拾紙箱子的77歲的郭奶奶說:“我是老黨員,我在這兒住了60年,確實有感情,但隻要補償合適,我們響應政府的政策,政府讓咱搬,咱就搬,住哪兒都是住,都照著一個太陽。”
一名正在上大三的女學生說:“我們家世世代代都住在這兒,我爸爸、我爺爺都出生在這個胡同裡,我們對胡同有感情,覺得它作為一種文化形式應該被保留。我們不希望拆這片胡同,拆了又修假的,哪有原先的好?其實沒必要拆,隻要對我們的居住條件進行改善,對大雜院進行整治就行了。”
著名建筑評論家方振寧在談到鐘鼓樓廣場拆遷問題時表示:“我進行了實地調查,鐘樓灣胡同的居住條件差,是應該進行整治,但如何整治是關鍵。我認為,一應調查產權﹔二應透明化,公示整治計劃,大眾有知情權﹔三應有相應的監督機構。”
用相機、畫筆定格美好記憶
日前,北京鐘鼓樓地區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消失前最值得一看的地方”。根據《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鐘鼓樓廣場恢復整治項目范圍內房屋征收的通告》,居民應在2月24日前完成搬遷工作。連日來,冬日幽靜的胡同裡,到處可見游人們拿著相機記錄這個即將消失的文化符號﹔網絡上,老北京的懷舊潮也已拉開序幕。
知名藝術家王智遠於1月14日發表博文《拍攝於1940年代的北京鐘鼓樓照片》,展現了70多年前老北京鐘鼓樓的樣貌。這條微博引發眾多網友和文博界人士的老北京懷舊潮。
據王智遠介紹,這是他們家留給他的一本珍貴的北京景觀照片集,共65頁,出版於民國二十八年,他自己也為照片拍攝和印制的精美所贊嘆。因鐘鼓樓面臨拆遷改造,看到這些照片后,他感嘆不已,便選擇了照片集中的一張上傳到自己的博客,引來網友紛紛轉發和評論。
網友“刑警視覺”先后在微博上發表了《北京胡同的那點事》、《1900—1902年的鐘鼓樓》、《市井生活》、《鐘樓灣胡同最后的日子》系列照片,表達了北京人對胡同的特殊感情。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況?也發表了自己未出版的畫作《拆不掉的胡同——抹不去的記憶》系列作品,分為春、夏、秋、冬4個部分,希望能“用鉛筆留住北京”。
正在胡同裡拍照的王女士對記者說:“胡同,讓我們這些來到北京的異鄉人感動。那一片綠蔭,歪斜的自行車,蹣跚的老人提著蒸饃,小小的公共衛生間,懶洋洋的貓咪看膩了行人,一切的一切,寬容所有的疲憊。”
據鐘樓灣胡同原住戶王阿姨介紹,隨著拆遷時間的逼近,近來游客明顯增多了,世界各地的游客都拿著相機來拍。“他們不舍得,我們更不舍得。”她說。
有關專家認為,網絡上的老照片熱和懷舊潮,現實生活中旅行式的體驗和記錄,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對歷史老街、古建筑原有風貌和韻味的懷念,這是人們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緬懷、記錄並且定格歷史原貌,而這些照片和畫作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被賦予歷史感、傳承性和故事性。
記者 焦 雯 實習記者 張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