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 从庞贝壁画开始讲述丝绸之路的故事【2】
除了对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需求外,对于珠饰装饰品的追求,伴随着人类文明史的每一步前行。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蕞尔小物,却蕴藏着风光无限的大千世界。本组来自东西方的玻璃饰品,即满载着当时人们的信仰、审美与技艺,跨越时空,隐约勾勒出一条久已存在的玻璃流传之路。
含蜻蜓眼的玻璃的珠串 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5世纪
蜻蜓眼式玻璃珠是古埃及人抵御邪恶力量的护身符,后来也很快在欧亚大陆盛行。辗转至楚地后,楚人也仿制这样的珠子和珠串,还根据自己的审美习惯进行再创作,比如用几何的纹间隔同心圆就是中国特有的图案。可见蜻蜓眼就是丝绸之路东西方交流的文化见证,而且进入中国之后,蜻蜓眼全然蜕去了西方的辟邪效用,而加入了装饰的功能。
蜻蜓眼玻璃珠 战国 直径2.1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这颗珠子1954年在湖南衡阳市公行山出土,这就属于中国特有的玻璃蜻蜓眼,是中西文化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也是蜻蜓眼到了楚地之后的一个典型改造,毫无疑问,蜻蜓眼的绚烂色彩和别致造型赢得了楚人的偏爱。楚国人利用自己掌握的玻璃工艺大量制作并改造蜻蜓眼。
彩色玻璃容器 公元2世纪-公元3世纪 意大利罗马卡皮托利尼考古博物馆藏
彩色玻璃容器 2-3世纪 意大利罗马卡皮托利尼考古博物馆藏
古罗马帝国因其绚烂的彩色玻璃,成为当时世界公认的玻璃制造中心,直到今天,意大利的玻璃工艺依然位于世界前列。“君子尚玉”中国人却另辟蹊径,将外来的玻璃制造工艺大量用于玉器的仿制,并开创性的将青铜铸造所使用的模压工艺延伸于玻璃制造,长沙即是楚国玻璃生产的重要地区之一。
网纹玻璃杯 北魏时期外来玻璃器 高6.7cm 1948年河北省景县北魏封氏墓群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这件玻璃器是东罗马帝国时期黑海北岸地区所生产的,采用的是模吹制方法成型,经过测定其材料是普通的钠钙玻璃,杯子腹部贴了3条波纹作为装饰,并相互衔接成网目纹。
椭圆形绿玻璃瓶 隋代 高12.5cm 1957年西安李静训墓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这件玻璃瓶是中国自己制造的玻璃器,反应了隋代玻璃吹制技术的水平。玻璃壁极薄,是中国传统玻璃器的造型,经过化验,这件玻璃器的质地是高铅玻璃和碱玻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