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去故宫看吴昌硕铁笔下的花开花落

刘倩
2018年06月04日15:07 | 来源:雅昌艺术网
小字号
原标题:【雅昌专稿】去故宫,看吴昌硕铁笔下的花开花落

  从今天开始,到故宫看书画,就要改去文华殿了。

  去年,故宫博物院对外透露,书画馆武英殿将与陶瓷馆文华殿对调展陈,文华殿的首个书画展览将是吴昌硕大展。于是,观众从海棠缤纷等待到夏日炎炎,吴昌硕大展终于在6月伊始拉开帷幕。就此,故宫告别了武英殿的书画时代,而开启了一个属于文华殿的书画时代。

  文华殿外景,作为书画馆第一次展览展出吴昌硕大展

  吴昌硕大展入口

  一百年前,武英殿和文华殿分别扩建改造为文物陈列展厅,那时的武英殿以陈列古物为主,文华殿则陈列书画。或许,此次故宫博物院将两个展厅对调,是向百年前的故宫致敬。

  作为书画馆的文华殿,与武英殿的院落氛围与展厅格局基本一致,都是“工”字形正殿加东西偏殿的展厅格局,观看体验也并无太大差别。不同于武英殿前有金水河穿过,文华殿前则是大片茂密的树林,海棠、松树与十几米高的国槐相互掩映,只留了两条通幽小径进入文华殿。

  文华殿外,吴昌硕大展海报

  “铁笔生花——故宫博物院藏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就在文华殿前举行开幕式。吴昌硕是近现代最为重要的书画家、篆刻家之一,在艺术上是传统与现代交汇点上坐标式的代表人物,是承古开今的艺术大师。故宫博物院现藏有吴昌硕书法、绘画、篆刻作品二百余件。作品创作时间跨越四十载春秋,涵盖吴昌硕四十多岁至去世前不久的各个阶段,时代连续,题材丰富,形式多样,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吴昌硕的艺术发展轨迹和渊源脉络。此次展出其蔬果花卉与书法篆刻作品百余件,正殿展出绘画作品,西偏殿展出书法作品,展示吴昌硕多方面的艺术成就。

  与以往故宫的书画展都有一两件家喻户晓的展品不同,此次吴昌硕大展并没有极其特殊的展品,却以百件花卉蔬果图营造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花开花落的缤纷世界。

  展览通过四个单元,分别从吴昌硕绘画的艺术渊源,大写意的绘画风格,交游与影响,以及书法篆刻四个方面呈现,突出表现吴昌硕最具特色的画风和富有生命力的笔墨,展现这位艺术大师开放进取的博大胸怀以及对时代变迁的积极融入。

  第一单元为“融古开今”,充分发挥故宫馆藏优势,将吴昌硕的作品与明清多位绘画大家的作品同时展出,例如明代陈淳、徐渭,清代八大、李鱓、赵之谦、任伯年等人的作品,与吴昌硕作品进行直观对比,体现吴昌硕对前辈写意花卉技法的继承以及对同时代画家的吸收。第二单元“缶庐花香”,展品打破以往以创作年代为序的陈列惯例,以四季花卉为表现主题,选取吴昌硕作品中各季的代表花卉,并穿插一些节令题材,以丰富的画面内容最大程度地展示吴昌硕的绘画面貌和艺术风格。使观众在吴昌硕的大写意世界里品四季轮转,赏花落花开。第三单元“石交传馨”,表现吴昌硕的艺术交往活动,既有吴昌硕与他人的合画作品,也展出了陈师曾、陈半丁、齐白石等受吴昌硕影响的后代大师的作品。第四单元“铁笔柔毫”,集中展示吴昌硕作为诗、书、画、印四绝的艺术大师,在篆刻和书法方面的艺术成就。

  本期雅昌带你看展览我们邀请了故宫博物院书画部副研究员聂卉、馆员郁文韬共同导览展览:

展览入口

  展览入口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习古是每个传统画家的必经之路,吴昌硕也不例外。

  年幼时的吴昌硕像大部分文人的成长之路一样,读私塾,四十一岁中秀才,被举荐为县令,但进入仕途,却并不如意,官任一月就辞官返乡。四十四岁走出家门,才正式走上艺术之路。在艺术之路上,十来岁的吴昌硕开始喜欢篆刻,在父亲的指点之下入门。所以他的艺术创作自金石篆刻入手,对《石鼓文》书法的毕生探索,成就了吴昌硕的篆书艺术,并且在临学的过程中能够做到食古出新,形成自我面目,独步一时。

  吴昌硕四十岁后方始学画,他用书法的语言刷新了大写意的笔墨,成就了大写意花卉的艺术高峰,他融古开今,博采众长,显示了开放和博学的艺术态度。

  这就是展览第一单元的设置:融古开今,呈现的是吴昌硕对传统绘画的学习与吸收,无论是年轻时还是古稀之年,都在临习古人。这一单元充分发挥了故宫的馆藏优势,将吴昌硕的作品与明清多位绘画大家的作品对比展出,例如明代陈淳、徐渭,清代八大、李鱓、赵之谦、任伯年等人的作品,与吴昌硕作品进行直观对比。此处甄选秋葵、葡萄、荷、梅花四个题材的作品对比图:

  明 陈淳 葵石图轴 纸本水墨

  吴昌硕 秋葵图轴 1899年

  明 徐渭 水墨葡萄图轴 纸本水墨

  吴昌硕 葡萄图轴 直奔水墨

  清 朱耷 荷花水草图轴 纸本水墨

  清 朱耷 荷花水草图轴 纸本水墨

  吴昌硕 蒲草白莲图轴 纸本设色 1917年

金农 梅花图轴  纸本水墨 1760年

  金农 梅花图轴 纸本水墨 1760年

  金农 梅花图轴 局部

吴昌硕  梅花图轴   纸本设色  1910您

  吴昌硕喜欢梅花题材,似乎是因为梅花是有象征性。故宫书画部副研究馆员聂卉谈到王冕、金农等书画大家历代都有,而吴昌硕喜欢画老梅,“老梅虬曲的枝干好似铮铮铁骨,与轻柔纤嫩的花朵形成鲜明对比。聂卉认为,吴昌硕画梅花很少画一整棵梅花树,而是多花枝干为主,并非所有花蕊和细节都描绘,而是像特写镜头。

(责编:王鹤瑾、潘佳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