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故宫看吴昌硕铁笔下的花开花落【3】

晚晴民国时期,吴昌硕是大写意花卉的代表艺术家。吴昌硕生活的时代正是传统艺术走向近现代的关键转折时期,他的作品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又吸收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特有的商业气息和时代精神,形成雅俗兼备的艺术风貌。吴昌硕的艺术在当时即获得极大声誉,影响广泛。吴昌硕的艺术成就对近现代画坛的格局和流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予后世以深远影响。
他尤其专注于花卉的创作,在花卉作品中,吴昌硕以金石的用笔纳入其中,调和了文人雅趣与世俗审美。在他的大写意世界里,牡丹姿态富贵、荷花凌波嫔婷,菊花美意延年,梅花身影清冷,紫藤、葫芦象征福禄绵长,荔枝、枇杷代表大吉大利。
吴昌硕将花卉题材中的文人雅趣与世俗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而这也是吴昌硕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的关键点。他被称为是中国最后的文人,日本著名学者长广敏雄就说:吴昌硕算是“装点”中古文人画的最后那个人!展览的第二单元“缶庐花香”,选取吴昌硕的花卉作品,并穿插一些节令题材,营造了一个春夏秋冬的轮回,以丰富的画面内容最大程度地展示吴昌硕的绘画面貌和艺术风格。
吴昌硕 菊石图轴 纸本设色
吴昌硕 菊石图轴 纸本设色
聂卉跟雅昌艺术网谈及,菊花是吴昌硕笔下的常见题材,墨菊、黄菊、红菊、白菊等,多是园间常见的品种,画面生命力旺盛,蓬勃生长,构图饱满。形态野逸天然,长势蓬勃向上,或倚石生长,或有篱笆相伴,体现的正是“采菊东篱”的隐逸脱俗的诗意,画法也随着形而变,有的用墨笔勾勒,有的直接以色作没骨。设色古艳,藤黄、朱砂、胭脂都参以淡墨,使色彩的饱和度降低,也符合秋日里花朵带着些许风霜的颜色。菊花在秋季开放,故为秋的象征,人们将九月称为“菊月”,因为“菊”与“久”同音,所以菊花也用来象征长寿与长久。菊与松树画在一起,被称作“松菊永存”。画菊为长者贺寿,美意延年,也是吴昌硕频频画菊的原因。
吴昌硕 古艳图轴 纸本设色
聂卉对雅昌艺术网介绍:牡丹也是吴昌硕特别擅长的题材。牡丹,盛开在春光最绚烂时,花朵硕大,花型饱满,通身的富贵气质,国色天香,有花王的美誉。画牡丹,吴昌硕喜欢用艳丽的颜色,对比强烈,尤其喜欢用西洋红,呈现出牡丹的鲜艳。吴昌硕山上画牡丹以没骨积染法刻画,笔致潇洒飘逸,水与墨、色有机地交融,表现出牡丹旺盛的生命力和贵而不骄、艳而不俗的神韵。
吴昌硕 玉兰图轴 纸本水墨 1912年
吴昌硕 杏花秀石图周 纸本设色 1897年
![]() |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