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花开敦煌”再现常沙娜与敦煌的一世情深

2017年03月09日08:22 | 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
小字号

▲文化部董伟副部长为常沙娜颁发“捐赠证书” 

3月8日,由中国美术馆、清华大学主办的“2017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花开敦煌·常沙娜艺术研究与应用展”在中国美术馆正式开幕。共展出艺术设计教育家、艺术设计家常沙娜的壁画临摹、花卉写生、应用设计等不同类别的艺术作品260多件。作为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之一,此次展览以“守望”“凝萃”“传承”为三大主题词,贯穿了常莎娜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经历,囊括了常沙娜的敦煌临摹、装饰手稿及设计作品,向观众全面展现了两代“敦煌人”对敦煌艺术的研究与转化,继承与升华。

据悉,常沙娜向国家捐赠了其个人24件艺术作品,由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其中包括5幅以《观无量寿经变》为代表的早年敦煌临摹代表作,18件花卉写生作品,以及1件特意为此次展览重新绘制的《文殊变》。为了达到“真实的临摹”境界,也为了“铭记历史,不忘初心”,86岁高龄的常沙娜在丙申岁末、丁酉年初不顾身体辛劳,铺纸备墨,再提画笔,历时两个月工笔细作,并在作品完成后,将一早一晚两幅《文殊变》一并捐赠国家。这两幅作品,是常沙娜不同时期艺术创作的代表,以其所具有的特殊的时代气息和艺术家的创作历程。

常沙娜说,留给中国美术馆的作品要最好的,早年的作品(即1945年所作《文殊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这一次重绘要弥补之前的不足,给中国美术馆一件更加完整的作品,从结构、线描至拥塞,再现中唐壁画的风格特色,做到“真实的临摹”,并借此“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3月19日。

【展览现场】

展览第一部分“守望”,下设三个单元,主要展示了常沙娜在父亲常书鸿引导下与敦煌结下的深厚渊源。

 

第一单元“我从巴黎来”与第二单元“敦煌血脉连”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回顾了常沙娜早年随父亲常书鸿辗转于巴黎、北京、昆明、重庆、敦煌的非常岁月,记录了常沙娜在特殊历史时期与吕斯百、王临乙、王合内等20世纪重要艺术家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在父辈教育与影响下,常沙娜建立起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这成为后期引导常沙娜开展艺术设计与教育工作的主要原则。

常沙娜自12岁来到敦煌,就和莫高窟中的艺术世界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常沙娜与父母合影

▲常书鸿、常沙娜及弟弟在莫高窟内

▲1946年回到敦煌的合影

▲1948年10月,常书鸿与女儿常沙娜在吕斯百教授家中,展卷观看由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著名书法家于右任题跋、画家潘絜兹创作的工笔重彩人物画。

▲圆厅背后的弧形展厅以时间表的形式呈现了常沙娜的艺术年表和重要作品

第三单元“传写敦煌情”主要呈现了常沙娜早年在敦煌的临摹作品。1945年至1948年,包括巨幅作品《观无量寿经变》在内的所有临摹作品都是她在14至17岁时完成的创作,她以整理性临摹为主要手法,作品展现出过人的艺术天分。

常沙娜说,“是敦煌的风土培育了我做人应有的淳厚;是敦煌的艺术给予了我学习传统艺术的功底。”此部分呈现的30余件临摹作品,便是这段特殊经历结出的累累硕果,也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中的一份重要艺术财富。

▲观无量寿经变(盛唐172窟) 272x300.5,1946

▲胁侍菩萨(北魏435窟) 109x65,1945-1948

▲女供养人(五代61窟) 159.5x62,1946

▲风神(唐窟) 108x61.5,1947

▲观世音菩萨(中唐112窟) 102x71,1945-1948

▲舞人(初唐220窟) 53x38.5cm,1946

▲燃灯菩萨-初唐 65x51cm 常沙娜临摹(1947)

(责编:王鹤瑾、鲁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