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赵一曼与子遗书:母亲和你生前没机会再见了

2015年07月29日08:46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赵一曼与子遗书:母亲和你生前没机会再见了

  “宁儿”将赵一曼三字刺进皮肤

  却不领烈士抚恤金

  赵一曼牺牲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民众并不知道女英雄的真实身份,包括她至亲的家人在内。

  陈红告诉记者,父亲少时曾向养父母追问生母的下落。但养父母其实知道的也很少,只得告诉他,你妈妈可能在东北,是个共产党。1948年在南京,父亲曾听他的堂姐说,你的母亲是个做过不少工作的共产党员,名叫赵大姐,已去世多年了。

  1950年,电影《赵一曼》上映,举国都被抗日民族英雄坚贞不屈的事迹所感染。陈掖贤也去看过那部电影。这期间,赵一曼二姐李坤杰,即后来带大陈红的“姨婆”,始终没放弃寻找妹妹的下落。

  1954年,组织确认,赵一曼即李坤泰。陈掖贤得知自己的母亲就是赵一曼后,去到母亲生前战斗过的地方走了一遭。在东北烈士纪念馆里,他见到了母亲的那份遗嘱,呜呜痛哭一场。回家后,他便用钢针将“赵一曼”三个字刺进皮肤,纪念母亲。

  尽管在父亲身边的时日不多,但陈红仍能感受到父亲对奶奶的深厚感情。小时候,看到自家门框上挂着“烈士之家”的牌子后,陈红曾好奇地问父亲,怎么没见过烈士证?她记得,父亲只淡淡地说,咱家没有。当年,民政部门通知陈掖贤去领赵一曼烈士的抚恤金,他没有去。

  “我不能领这笔钱,只愿意在心里一直想着我妈妈。”父亲这句话,深深地刻进了陈红的脑子里。当年,陈掖贤既未去办烈士证明,也放弃了所有烈属待遇。

  陈掖贤原本人民大学外交系毕业,但他更愿意当教师,教他最擅长的形式逻辑,便去到北京工业学校(后合并到北京机电研究院)教书。1982年去世前,他还在叮嘱两个女儿,“不要觉得烈士后代特殊,要过平民百姓的生活,自己的事自己办,不要给别人添麻烦,记住,奶奶是奶奶,你们是你们!否则,就是对不起奶奶。”

  陈红姐妹要父亲放心,她们认为自己本来就是普通人,也喜欢平平淡淡的日子。知青下乡、农村劳动、招工返城……陈红一样没因身份特殊而绕过。1987年,她和爱人离开北京来到四川成都,陈红被安排到四川省大件运输公司工作,直到前两年退休。

  多年来,她从不向外人主动提及自己烈士后人的身份。就连在公司共事多年的同事,也想不到她会同女英雄赵一曼有何联系。曾经,小区有邻居看到电视上播放纪念赵一曼的节目后,见面问陈红:“我看赵一曼的孙女跟你长得很像呀?”陈红赶忙否认,“你看错了,不是我。”

  在赵一曼的牺牲地,东北人民对这个名字格外敬重。尚志市当地曾多次邀请陈红迁来工作和居住,既为照顾烈士后人生活,也便于她参加宣传奶奶及东北抗联的活动,但陈红并未接受这一提议。

  她解释,自己原本就是很普通的人,本应过普通的日子。妹妹出国后,作为赵一曼在国内的唯一后人,她愿意尽一切努力宣传奶奶和东北抗联的精神,但自己并不愿生活在公众瞩目的环境下,她更担心,稍有不慎会影响奶奶的声誉。

  年少时,因为太渴望参军,陈红曾拿出父亲寄来的手抄遗书,自己照着工工整整抄了一遍。在奶奶与父亲那张合影背面,还写下了“继承革命遗志,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字样。

  “我自己也说不清是为什么。”陈红笑称,以前总觉得奶奶是英雄,离自己很远。但也许,对奶奶的情感已经内化为一种人生信念。

  今年是赵一曼诞辰110周年,又逢抗战胜利70周年,各种纪念活动邀约不断。57岁的陈红,身体都有点吃不消了,仍然坚持努力配合每一位来访者的请求。

  她将之视为对奶奶的一种责任。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潘佳佳、鲁婧)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