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中国拍卖业历史沿革及香港样板

陈振濂

2015年03月06日08:57    来源:中国经济网    手机看新闻

  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方兴未艾,目前已经成了聚焦效应最集中的社会热点。但检诸最初的拍卖,并不是文物古董艺术品,而是公家用品与罚没物品。与西方拍卖传统几百年历史相比,中国应该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起步的,迄今为止不过20多年的历史。

  不限于文物艺术品拍卖,最早的拍卖记录,是1986年9月拍卖破产企业“沈阳防爆厂”,开了中国拍卖工厂企业的先河。

  1986年11月,广州拍卖行成立。这是经历30多年空白以后成立的第一家拍卖行。

  1987年,深圳拍卖土地以200万元起价,拍到525万元落槌成交。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拍卖方式完成土地使用权交易。

  1988年5月,北京市拍卖行成立,并在民族文化宫举行第一场拍卖会。商业部、国家发改委、北京市政府下属的部委办局和各大企业各大机构以及400多参与者参加了这次拍卖会。很显然,从出席的领导与部门来看,它应该不是限于文物艺术品拍卖的范围。

  1988年6月,天津市拍卖行成立并举办拍卖会。

  1988年9月,上海华东拍卖行开业并举行红木傢俱拍卖会。同年,深圳开拍运营小车牌照28个。平均每个牌照拍出19万余元。

  1989年3月,广东珠海拍卖抵押贷款房产,从250万起价拍到320万成交。是利用拍卖保护债权合法权益的一项新纪录。

  1990年10月,河南粮食拍卖市场成立。

  1991年6月,中国第一家动产、不动产综合拍卖行在深圳挂牌。

  1991年12月,海南成立农产品拍卖批发市场。

  很明显,以1986年为始,至1988年为盛况空前,中国的拍卖业全面启动。但那时候,并没有文物艺术品拍卖的概念。而且以不动产(房产)、商品、粮食、企业、汽车牌照、彩电、冰箱、摩托车、中南海首长坐的红旗牌轿车、古旧照相机等为拍卖主题,是为司法、社会经营服务的。

  1988年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11月1一3日,上海、天津、广东、沈阳、长春、大连、哈尔滨、北京八大城市拍卖行的企业家们齐集北京交流,国务院总理李鹏在新华社记者采写的内参上批示:“请体改委研究并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方案。”体改委于《1989年经济体制改革要点》中明确表态:“在若干中心城市试办拍卖市场,开展各类公物的拍卖业务。”这里面有三个要点。第一是总理拍板定音,拍卖业终于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站稳脚跟,取得了合法身份。第二是定性为公物拍卖而不是我们后来想当然的文物艺术品拍卖。第三是它被国务院体改委纳入年度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大盘子,牵一发而动全身,是改革开放的标志,不再是古董文玩界一个领域的自娱自乐。

  1992年,是文物艺术品拍卖业兴起的转折点。

  文物艺术品拍卖的大背景,是公物拍卖的全国性风气。而它的小背景,则不仅仅是承接经济目的的公物拍卖与司法罰没拍卖;反而是在熟悉拍卖运行建立观念的同时,借助了香港的文物艺术品拍卖的现成做法,拿来主义,迅速上马。在1992年一夜之间“千树万树梨花开”。另一个重要要素,是作为紧箍咒的文物交易的开禁与巿场化开放进程。它很像农村“包产到户”政策的开禁。

  1992年3月,香港太古佳士得拍卖首开纪录。春季拍卖会成交额2396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春季拍卖会,瓷器和书画成交额4300万港元。

  1992年4月, 北京荣宝斋联合香港古玩拍卖公司,瓷器、玉器、中国字画,成交额千万港元以上。

  1992年4月,上海朵云轩书画社联合香港永成古玩拍卖公司,举办中国近代书画拍卖会。

  1992年5月, 大陆中资驻香港(中艺)有限公司举办“中艺古董精品拍卖会”。引人注目的是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亲临香港现场,参加开菷酒会和与剪彩仪式,耳濡目染了香港艺术品拍卖的空前盛况。 香港社会名流霍英东、徐展堂、楊永德联袂出席。拍卖会的业绩,乾隆粉彩镂空云龙转心瓶以120万港元高价成交,嘉靖黄釉碗以170万超过底价十倍成交。成交总值达千万港元。5月25日,中艺中国文物咨询中心成立,这个专门面向香港的专业机构,代表了中国大陆决心进军文物艺术品拍卖巿场的姿态与战略,并企图与香港市场对接的愿望。

  中国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在1992年起步。

  与香港同步,1992年4月一5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湖州相继进行了中国书画的艺术品拍卖。尤其是92北京国际拍卖会,上拍2235件文物,其中200余件乃是国家严禁出口的、乾隆六十年(1795)以前的珍贵文物,比如商代青铜云纹爵、战国铜剑、商代铜戈。原本应该持坚决反对态度的北京市文物局,竟然出面列名参与,文物艺术品拍卖开始有了官方支持的政策形象,谓为解放思想、改革观念,恐怕不为过言一一从文物拍卖市场开放的反对者,到文物交易市场的积极参与者,这样一个小细节,不正见出天翻地覆的改革开放大潮来吗?

(责编:张卉、鲁婧)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