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人民网发文称,根据中国书协理事网的全国各省级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名单显示,河南、河北、福建、广东等十余省份书协仍有官员任“副主席”、“主席”的现象。该网同时对部分兼职官员的名单进行了公开曝光。
近来,官员偏爱往各种艺术家协会扎堆的现象引发网络热议。2014年12月,《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先后发表评论文章对此进行“炮轰”,建议官方叫停这种“退下去不要怕,名利双收玩书画”的艺术腐败。在日前召开的十八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王岐山怒批书协“官气”太重,向公众释放出着力整顿的反腐新信号。
官员为何热衷加入摄影、书画等协会?一来是想通过协会名头提高自己作品的价值,将自己不值钱的字画卖个高价,正如专家所言“不管官员大小,只要进入这个圈子,作品的价值就会提升”。另外,协会、企业本身也有趋炎附势的意思。协会通过官员找企业拉赞助弄钱,企业高价收藏官员作品当“镇厂之宝”,其实就是把作品当作攀附权贵的资本。
正所谓:鱼与熊掌都想兼得,腐败就会如影随形。从“热衷润笔”的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到“喜欢摄影”的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再到“爱玉成痴”的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这些官员收受巨额贿赂落马的背后,都有“特长”和“主席名号”从中推波助澜的影子。
如此兼职乱象,既有损公平竞争的市场主旨,又招来艺术腐败,令协会和官员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当前形势下,叫停此类现象须多管齐下。制度上,要继续封堵漏洞,让“严禁”、“不得”、“不准”成为官员不想、不能、不敢“越位”的高压线;同时,做好“以上率下”文章,兼职官员必须尽快、主动退出协会职务;第三,则要严查重处,对那些“楷书没写好,直接奔行草,还敢裱了送人”的“特长”官员,顺藤摸瓜,形成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