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晚年画作《南高峰小景》在今年嘉德拍卖中以6267.5万元成交。
“我死后50年,我的画会热闹起来。”这是艺术家黄宾虹生前讲的话,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画坛掀起的“黄宾虹热”证明了这一点。黄宾虹是一个怎样的画家,他的画为什么总是有人说看不懂,他画作市场如何?
鉴别假画要抓住整体格局
对于大部分普通观众来说,黄宾虹的画黑乎乎的,形象不太讨喜,而且似乎造型结构都差不多,实在不好理解。而对于专业画家来说,黄宾虹却是20世纪中国山水画的一座丰碑。这也就是黄宾虹的画作在市场上非常慢热,价格却能后来居上的原因。
人们常常用“浑厚华滋”来形容黄宾虹画作的精神面貌,山川浑厚、草木华滋。黄宾虹的画都是团块式的,看起来是黑乎乎的一团,其实里面有很多层次笔墨的变化,“黑团团中墨团团,黑墨团里天地宽。”石涛的这句话就像是为黄宾虹量身定做的,概括了黄宾虹画作的特点。王平说:“他画面很整,其实求单纯,但是单纯而不简单,里面很丰富、很滋润,不是干巴巴的。对于鉴定假画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因为黄宾虹画的东西里面水很清润,他的笔里面沾了很多的清水去画,很润的,很多假画干巴巴的。”
据王平介绍,黄宾虹的假画很多,甚至形成了安徽造假、杭州造假和上海造假不同的场地,也有不同的特点。但是总体上来讲,假画要想达到黄宾虹那么高的用笔的质量,用墨的层次,那还是很难的。如果你抓住了黄宾虹的一些整体的格局,就可以分辨真假,这个时候你不要有侥幸的心理就行了,你要有怀疑,你有怀疑可能就会找出好办法。假画看起来好像是黑乎乎的差不多,但是仔细去分辨差很多。
欣赏黄宾虹作品要有绘画基础
黄宾虹的艺术成就在今天已经被普遍认可,尽管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些作品还很难理解。王平表示,这是因为黄宾虹境界很高,要理解他的作品必须有一定的中国画基础。“就好像你让一个小孩去体会古诗的那种妙处他可能不行,如果你想真正走进古诗的世界你一定要懂平仄,不然读几首诗觉得好坏很难说得出来。绘画也是这样的,你要能够欣赏黄宾虹的绘画一定要有知识积累,他的作品通常一定要学过画的人才能体会到里面的妙处。”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