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艺术品收藏本是风雅之事,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兴起,艺术品依然一跃成为继股市、楼市之后的第三大投资品种。全民收藏鉴宝热、天价艺术品频现的消息时常夺人眼球。然而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一路高歌的重要角色是那些被称为“倒爷”的艺术品“贩子”。也因此,有人把如今的艺术品市场阶段称之为“倒爷”时代。古旧的“倒爷”称号为何在当今中国艺术品市场“复活”,对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存在着怎样的影响?“倒爷”和艺术品经纪人之间又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期艺术市场,我们一探究竟。
“倒爷”:一把双刃剑
艺术经济学家马健认为,没有“倒买倒卖”艺术品难顺利流转,某些被蔑称为“贩子”的人,正是活跃于收藏品市场的中坚力量。以一件清代青花人物故事笔海为例:收荒匠在穷乡僻壤之地,花几十元就可能把它买下;在城市的地摊“鬼市”上,可以卖到两三百元;在门店交易市场上,可以卖到数千元;到了懂行的藏家手中,经过断代和品评,价格可接近万元;在中小型拍卖会上,可能创下数万元甚至十余万元的价格;而在大型拍卖会上,经过专家的鉴定,新闻媒体的宣传以及拍卖公司的运作,它可能创下数十万元的价格。在上述的各个交易环节中,“贩子”都发挥了发现价值和促成交易的重要作用,并因此获利。若没有那些以倒买倒卖艺术品为生的人,艺术品很难顺利流转。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也认为在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没有“倒爷”的市场是冷清和毫无生机的。因为他们的“倒买倒卖”,使得艺术品得到流通,艺术家也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并积累了财富。
如此看来,“倒爷”对于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似乎功德无量,但细究下去并非如此。马健认为艺术品拍卖换手率高的经济学含义是卖家的营利动机和营利预期都很强。“倒爷”成风导致中国艺术品市场活跃度高并非中国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的信号,而是浮躁、不成熟的表现。一个健康的艺术品市场,艺术品消费应该占到相当大的比重。否则,艺术品投资的比重太大,市场越是繁荣,意味着市场萧条时的调整幅度越大。而由于持投资心态的“收藏者”占据了大多数,导致艺术品被倒来倒去,换手速度太快,基本没有落地。收藏家朱绍良就认为“倒爷”的行为虽然无可厚非,但会使得市场本身充斥着水分和一些炒作的“陷阱”。而赝品泛滥、炒作盛行,鉴定失效、法律规范缺失等正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广为人诟病的问题。许钦松的肯定“倒爷”其实也限于“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并且认为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这二十年来急速膨胀,但并没有形成相应的收藏家队伍与其对接,事实上能称得上收藏家的人寥若晨星,因此,市场中活跃的大多数人只能称其为“倒爷”。
可见,正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发展之初不成熟的特定环境,才会让“倒爷”们能够如鱼得水。尽管如此,许钦松和朱绍良还是很看好“倒爷”的未来。因为“倒爷”虽是从投资入手,但经常接触艺术品,慢慢会变成行家,而只有成为行家才能成为真正的藏家。这是个不断学习成长相辅相成的过程,而作为一个藏家的成就感是无法用物质来估量的。
“倒爷”蜕变靠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倒爷”与艺术品经纪人之间似乎有着血缘关系,如今艺术品经纪人所面对的艺术品市场与当年“倒爷”所面对的商品市场,特征上也着相似之处。这个看起来适合“倒爷”生存的环境,是否有利于艺术品经纪人的脱颖而出呢?《收藏》杂志副主编认为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倒爷”复活,经纪人却难产。主要原因在于中国艺术品市场发育不完备,其次行业水极深,透明程度极低造成信息不对称,外行根本就找不到可以参照的指标,因此内行的“倒爷”底气越来越足,此外艺术品市场的单一性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归根结底,是“倒爷”的艺术市场并没有形成社会分工,而艺术品经纪人是整个艺术价值体系当中的一环,他依赖于整个艺术价值体系的运转。当所有参与艺术品市场的角色都争先恐后地从事“倒爷”工作时,经纪人的作用就体现不出来了。反观西方的艺术市场,从艺术家到批评家,到画廊和经纪人,到博物馆、美术馆,再到收藏家,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艺术家创作,独立批评家评论、画廊与经纪人运作,博物馆与美术馆进行学术研究,确立作品价值标准,最后带动藏家收藏。在这个市场链条中,各个环节明确分工,互不越界,既有独立的艺术评论人,也存在终极的价值认证机构,因此一件作品的价值会有比较可靠的认定,同时,多元的博物馆体系也让市场呈现多元格局。
相比西方成熟的艺术品市场,我们的确还有很大差距,但我们没有理由灰心。一个健全的艺术品市场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需要理性正确地看待“倒爷”的历史角色,既要看到他的价值,也不能忽视它的危害。尽管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可以想见,艺术品经纪人制度是行业健康发展的要求,这是大势所趋,未来的“倒爷”一定会完成他的蜕变。(李运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