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30日电 海派文化主体根植于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鸦片战争之后,上海开埠,各国租界在此设立,上海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社会名流大量云集,加之商品经济的催化,各方画家也纷纷来此寻求发展。一时,西方文化、传统文化、各地方文化均在此碰撞融合,成就了海纳百川的海派书画,也推动了整个中国书画史向近代化迈进的步伐。匡时春拍“风华百年—海派书画作品专场”集众多海上名家之墨宝于一册,全方位地呈现出海派艺术的典型风貌。宛若置身于国画艺术的百花园中,名家之全、手法之新、意蕴之深,尽展海派诸家丹青之能事。
吴湖帆 (1894-1968) 梅雨初晴
纸本镜心 1938年作
131×66.5cm
《梅雨初晴》创作于1938年,效法墨井道人,是吴湖帆创作盛期的山水创作,也是最能体现吴湖帆山水画艺术成就的一件作品。一九三二年,夫人潘静淑随吴梅学词,吴湖帆也向吴氏请教,渐入倚声门径。如果王维的艺术是“画中有诗”,那么,吴湖帆即是画中有词。画中小词一首,蕴含着倩庵先生婉约派词意的追求。观此画,水墨丰润,设色秀美,格调高雅,富有情趣,妍丽自不妩媚,富有文人之气,乃画家壮年小青绿山水佳构。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