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其实我觉得您说的三个意象的特征与您刚才讲的中国传统工笔画的特征上意的是相通的,中国现在的工笔画不论如何发展,它的尚意的特性是永远不能丢失的。
吕少英:是的。但是在当下的工笔画里面,应该说存在着很多的误区。首先,对工笔画它有一个误读,有一个误解。大部分人提到工笔画,就认为工笔画就是画得特别的细、特别的密,就是精工细作,一遍遍的渲染。认为工笔画就是要耐心画下去,认认真真的去追求一种逼真感,追求质感,这样就达到了工笔画的精髓。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另外,我刚才说的,现在有很多新的技法,新的表现语言都出现了。这种新的表现语言,也导致当下这种工笔画表现语言上的泛滥。好多人把喷涂、西画技法和水彩画等技法拿来不加筛选,为了创新而去新。这实际上都违背了中国画创作的规律,也违背了中国画的本质需求,而这种本质需求,意象是第一位的。中国画的创作规律,在中国古代的画论上早就已经充分论证过,它基本上都是这样一个“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过程,这就是清代郑板桥所说过的,先看到物像,然后经过你自身的思想加工,达到你胸中的一个意象,最终表现出来,变为你的一个艺术形象,我觉得任何一门绘画基本上也都是遵循这样一个创作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