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美术馆:2014大爆发?
不知何时,民营美术馆如雨后春笋般悄悄发芽、快速成长,但随之而来的持续投入无疑成为其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
新年的第二天,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执行馆长王纯杰正在做着下午的会议内容整理。“本年度的预算、与商场和综合体其他部分之间的互动,对会员制的推进,包括喜马拉雅美术馆的具体指示牌,这些问题都需要讨论。2014年对于喜马拉雅来说,必须要再升级,再竞争,否则就会被淘汰。”
近两年,上海冒出不少私人美术馆。2014上半年,又有两家体量庞大的机构-余德耀美术馆和龙美术馆将在上海落成。临近的南京也卷进这股热潮,新添一座四方当代美术馆。该项目整体投资甚至高达十亿元,工期耗时十年。
不过,这些民营美术馆建造完成之后,后续投入才刚刚开始,过往多年,被淘汰的美术馆屡见不鲜。
“2014年对于上海的民营美术馆来说,是高潮迭起的一年,尽管这对于公众,是非常利好的消息,但对于民营美术馆来说,更是对人才、展览资源的抢夺,故而,到底如何在竞争中走出自己的模式,需要每个民营美术馆好好思考。”王纯杰说。
成本高昂,持续投入难以为继
业内认为,一个40人左右、展场面积4000平米的美术馆,一年包括水电、人力等在内的运营成本在2000万人民币左右。如果要举办高质量的展览,运输、保险、展品进出口的费用更可以上不封顶。尤伦斯当初在中国建馆之前对美术馆的运营成本做过一系列的调研,原尤伦斯基金会主任费大为说:“如果要选择一个地理位置佳的场馆,每平米的运营成本是2.2万,要是喜马拉雅想要做一个接近国际水平的美术馆,运营5000平米的美术馆则需要1.1亿,这个数字还是5、6年前的水平,所以说成本是相当大的。”
以上所说的这些费用大多由美术馆的拥有者自掏腰包,这也导致投入难以为继。很多民营美术馆背后实际上是地产公司在撑腰,经济上有风吹草动,会直接影响到美术馆的生存。
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馆长陆寻也曾十分担忧美术馆的后期运营,“毕竟民营美术馆在中国太难了,我们是个民营企业,就会有资金充足和资金不充足的时候,很难把控。私人美术馆需要持续的支持,如果只有一家企业支持,自然有很多弊病,不像国外有政府、企业、藏家、基金会等多方面的支持。”据悉,四方美术馆背后依托着江苏四方文化实业集团。陆寻预计,四方一年加起来的运营成本可能不到500万,这笔数字既不包括展览运作,也不包括收藏资金。由于目前资本全部依赖四方集团酒店和会议中心的利润,所以陆寻只能尽量控制成本,预计未来一年只会做两个高质量的展览。
盈利模式多元化
王纯杰告诉记者,所有的美术馆都是非盈利的,非盈利不代表不赚钱,是可以赚钱的,只是所赚的钱又循环投入到美术馆整体的建设中去了。
“喜马拉雅目前的盈利点,一个就是卖门票,从今年展览的门票出售情况来看,反响还是不错的。”但王纯杰也看到了另外一个收入点,就是美术馆的会员制。他透露,目前喜马拉雅的入会情况并不理想,会员很少,因为除了门票之外,美术馆无法提供其他的服务。“我们目前还没有和喜马拉雅中心其他的部分互动起来,如餐饮、酒店、购物等等,我们无法提供其他的增值服务。此外,很多展览需要申报,在申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确定性,因此,我们也无法拿出一整年的展出计划,这对于会员制的完善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们也在推动这个事儿。”
在增值服务方面做的比较好的,从全国方面来看,是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和今日美术馆。前者由比利时藏家尤伦斯夫妇建立,2007年成立之初主要依靠尤伦斯基金会的拨款。不过,美术馆通过自身艺术商店的经营和场地出租,已几近实现“造血”功能。自主经营收入从2008年的210万元,上升到2013年前9个月的2200万元,基金会的拨款也从2008年的8600万元下降到今年的约2100万元。美术馆方面曾表示,艺术商店的收入已经占到美术馆总收入的55%。
地产商金典集团旗下的今日美术馆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民营美术馆之一。美术馆在品牌合作和赞助方面另辟蹊径。到2012年,今日美术馆已经有约30个赞助商,类型包括汽车、金融、奢侈品、洋酒和五星级酒店等。根据业内的估计,合作方的赞助收入一度达到今日美术馆收入的70%。
但是,无论是艺术衍生品经营还是赞助,似乎都只能锦上添花而不能雪中送炭。对于美术馆来说扩大收入是一个方法,缩减成本也是另外一个办法。
喜马拉雅美术馆在成本方面,做了比较多的考虑,在展览预算中,喜马拉雅寻找多方进行合作将成本分摊,尽可能的把自己的成本降到最低,以做到“少花钱办大事”。“并且在展览保证金方面,我们也有办法搞定。”王纯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