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闪石玉扁平环形玉玦
作为我国玉器起源阶段最主要的玉器器型,玉玦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继续发挥着强大的影响力。长江下游地区,此一阶段的北阴阳营文化、崧泽文化与凌家滩文化中,玉玦依旧是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类,且基本延续着扁平环形的形制,但质料除了美石之外,新出现了闪石玉的制品。东北地区此时的红山文化中,虽然纯粹的扁平环形玦已经消逝,但新出现的玉龙,却仍然保留着环形玉玦的造型特点。红山文化玉龙因此也被认为是商周时期环形龙形玦的前身。
早期的玉玦,为夹戴或穿戴在人体耳垂部的装饰品,即耳饰。浙江湖州塔地遗址五十六号马家浜文化墓葬中,两件扁平环形玦分别位于墓主人头骨上下耳垂部,是扁平环形玦作为耳饰的最好实证。不过,这种环形一端有缺口的装饰玉器,在距今5300~43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开始了装饰部位的改弦易辙。良渚文化出土玉玦为数不少,但在耳部附近的案例很少,胸腹部突然成为玉玦的主要出土部位。其中,一类玦口相对一侧有小孔的玦,常跟小玉环等成组发现于贵族墓葬,表明单体使用的耳饰玦已转变为佩挂在胸腹部的组玉佩中的玉佩饰。
玉玦由耳饰转变成佩饰,依照考古资料,这一最早开始于良渚文化的装饰位置的改变,经商周发展至战国两汉时期,竟赫然与服饰一起,成为分辨夷夏民族的要点。这一时期以中原为代表的华夏文化,玉玦不仅已远离耳饰的原初功能,而且还被赋予诸多特殊的寓意。《史记·项羽本纪》讲刘邦赴鸿门宴,席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于是上演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一幕。通过这段令人紧张得血脉贲张的玉玦故事,我们已然触摸到了“君子能决断则佩玦”(《白虎通义》)的周汉时尚。
然而,当华夏民族逐渐摈弃玉玦的耳饰功能之时,周边的其他民族却依然我行我素,将玉玦高挂在耳垂之上,作为美和财富的象征。根据考古资料,玉玦与其他质料的玦形耳饰,是东亚与东南亚地区分布最广的一种装饰品,自西伯利亚向南,经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越南、泰国、菲律宾、印度直至爪哇及新几内亚,如此广阔的空间内都出土过史前或历史时期玦饰。遗风所及,当今海南岛黎族妇女的耳垂上,依然可见佩戴着银质玦饰的案例。(蒋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