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建制作的藏书票
最近,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呐喊》丰子恺绘图注本问世,其中200本特别搭配了藏书票的限量特装本,引起爱书人的极大兴趣。
特装本在扉页上附赠了一枚小小的藏书票,印的是丰子恺创作的《孔乙己》,是用传统的雕版印刷工艺制作而成。
雕版印刷术,在印刷史上堪称“活化石”,如今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现在仍会全套手艺的传承人寥寥可数。而制作这枚藏书票的高人,就“隐居”在杭州宝石山旁的一栋文保建筑里,他的名字叫黄小建,他是杭州雕版印刷技艺唯一传承人。
200张特别版藏书票
出自“雕版隐士”之手
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呐喊》自1923年问世(北京新潮社印)以来,一印再印,版本至少有数十个之多。
这次广西师大出版社引进2004年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出版、由孙立川先生编注的“新编绘图注本”《呐喊》,在众多版本中独具特色,因为书中的“绘图”作者,是中国现代漫画史上的重要人物丰子恺先生。
杭州一家民间自发组建的出版团队传古楼,还专门为这本《呐喊》策划了一个别致的藏书票特装本。
在这限量200册的特装本里,扉页上附赠的一枚藏书票,是丰子恺创作的《孔乙己》中的一个画面:孔乙己正捂着碟子,对前来讨花生的小孩摆手,仿佛在说:“多乎哉?不多也。”
与普通印刷的藏书票不同的是,这200张特别版藏书票,每张下面都有制作人黄小建的签名,并注明了印数。
每张藏书票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这不是数码影印的机器图案,而是用中国最传统的水印木刻和雕版印刷技术做成的。
这门纯手工技艺,如今已经是濒危手艺。作为杭州雕版印刷技艺的唯一传承人,今年60岁的黄小建被誉为“雕版隐士”,他几十年如一日,隐居在杭州宝石山脚,沉浸在刻刀、木板、水印宣纸里,钻研这门古老的技术。
一家三代
做的都是同一行
黄小建所住的桃园新村,是杭州的文保建筑。这座建在宝石山旁边、要爬石阶上山才能看到的欧式建筑,是民国时代英国人建的医院。
两层楼房,砖木结构,走在木板楼梯上还会吱吱响。黄小建就住在2楼最里间。
当我们登门拜访时,他正坐在门口阳台上的木桌边,拿着刻刀雕木板,背后一个大风扇呼呼地吹。
“我喜欢在阳台刻板,因为光线充足。这几天特别热,我都是一早起来刻。”黄小建笑着起身,把我们引入他的雕版工作室。
屋子里有点乱,一张木质的大工作台杵在中间,桌上摆放着毫笔、砚台、雕版的半成品,各种刻板用的工具,四面桌椅和沙发上也堆满了刻好的板子和印刷后的样品。
黄小建从事这个行当,颇有家族渊源。他的父亲就是一位水印木刻的艺人。1978年,黄小建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院)水印厂工作,师从张耕源(国家二级美术师,以篆刻名重于世),系统性地学习了传统雕版、水印技术。而现在,同样是美院毕业的儿子也跟着他学习这门古老的技艺。
雕版印刷术在古代盛极一时,但是在数字印刷和数码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还能坐下来勾描、刻板的人已寥寥无几。
独家定制很抢手
学全手艺却很难
满屋子都是黄小建的代表作。
胡正言的《十竹斋笺谱》,是第一次运用“拱花”技术的印刷方法做出来的。还有翻刻的宋版书《唐女郎鱼玄机诗集》,虽然没有用到拱花技术,但是宋刻的书是非常少见的。
除了正统的古籍、藏书票之外,黄小建家里还有许多好玩的“小东西”。
比如用木刻水印做成的录取通知书,这是“中易书院国学五经班”特地委托他定制的,让同学提前感受到国学的味道。
还有不少人登门来求独家定制,这里面有献给董桥(著名作家)的寿礼,甚至还有连战定制的个人信笺,上面印上了“永平用笺”四个字,看上去高端大气。
虽然“生意”很多,但这门优美的技艺,依然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黄小建说,目前有五六个学徒跟着他学印刷,还有一对博士夫妇学雕刻,这是他目前所有的弟子。
“要掌握这项技术,至少需要6年时间,美术、书法、雕刻等各种技艺都要精通。但年轻人学设计的多,还是希望赚钱快。”黄小建说。
他几十年如一日,隐居在杭州宝石山脚,沉浸在刻刀、木板、水印宣纸里,钻研这门古老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