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毛瓷”:政治任务烧出瓷中精品【2】--艺术收藏--人民网
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天价“毛瓷”:政治任务烧出瓷中精品【2】

2013年08月05日08:37    来源:人民网-国家人文历史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天价“毛瓷”:政治任务烧出瓷中精品

  “7501”瓷:经历重重考验

  毛泽东生活中一向有两难:睡觉难,吃饭难。常常饭菜送来了,他不能及时用餐,“一次一次地叫,也不吃,等他工作完了,要吃饭,饭菜早就凉了”。1975年,随着年事已高,毛泽东健康也已大不如前,双手乏力,吃饭咀嚼也慢。为主席制作保温防尘、美观轻便的餐具又提上议事日程。

  据有关资料,主席用瓷改在景德镇烧制缘起一段小插曲。1974年毛泽东住在长沙时,江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黄庆荣来湖南,与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商议主席去江西时的安全警卫工作。他一眼瞥见桌上放着的主席用的红色梅花瓷盘,随口说了句,“我们江西造出来,肯定比这个好”。汪东兴问他:“能行吗?恐怕也难吧。”但黄庆荣认为江西可以一试。在其他媒体采访中,汪东兴也谈过当时的考虑:“毛主席是湖南人,所以先安排湖南省生产,但是送来的设计图案不是很满意。这样我打电话给当时的江西省委书记黄知真,将任务下达给景德镇。”

  1975年4月,景德镇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接到中央的指示,要求他们在三个月内完成毛泽东用瓷的研制任务。因是该所1975年的第一项任务,故称“7501任务”,“7501”瓷也因之而得名。生产同样也是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进行,陶研所甚至最初都不知道这批瓷器是为毛泽东生产。参与工程的全体人员都经过严格政审,管理严密,窑场四周还设立岗哨。

  黄庆荣是负责这一专项工作的核心领导,他提出的最基本要求是:“用料要最好,能保证绝对安全卫生”,“当然还有美观,制作工艺不能有半点瑕疵”。江西省委拨给制作经费35000元,同时安排抚州地委提供10吨特级高岭土,高岭土是烧制高白釉瓷的上等原料。瓷器的图案征集了众多稿件,最后选出三种:“水点桃花”、“翠竹红梅”、“双面对画芙蓉花”,皆是从毛泽东诗词中汲取的灵感。器具类型方面,因主席用瓷中已有盖杯,不配茶具;主席不善饮酒,配酒壶也会多次传倒酒,增加不安全因素,所以“7501”瓷没有茶具酒壶,只生产茶杯酒杯。

  数百名“红卫兵小将”加入陶研所的选料工作,从十吨临川高岭土中选出两吨精料,达到了真正的精益求精。用这种胎料制作瓷器,须烧到1380-1400℃才能瓷化。这决定了烧制是整个流程的关键。当时景德镇还没有能耐如此高温的匣钵。试制匣钵成型时屡屡出现开裂,匣钵厂都不愿接活儿。还是上级打电话给厂领导,强调是中央特殊的政治任务,才承接下来,几经曲折研制成功。接着烧制试验中又多次发生倒窑现象,造成此前的心血付之一炬。曾经的工程负责人杨火印记忆犹新,因为要赶时间完成任务,有的窑师傅甚至着急得大口吐血。最后还是科研人员探出新路,升温到达1380℃时,采用特殊办法保温两小时直至升到1420℃左右,终获成功。

  另外,釉下彩颜料也面临挑战:景德镇只有钴蓝(青花)和铜红(釉里红)两种,烧制梅花图案用的粉红色颜料无成法可援。负责颜料的人员几个月内试验均告失败,不是颜色欠佳,就是彩绘处的釉面出现龟裂。有人回忆,当时还被军代表找去“谈话”,说如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将以“军法从事”,被吓得不轻。他们为此成立颜料攻关小组,群策群力,夜以继日地反复试验了数十个配方,最后试验出一种添加剂,能有效防止裂纹。

  几经波折,到1975年8月,陶研所烧出22窑瓷器,合格率为30%左右,实际成品为4200余件,其中优中选优1000余件送发北京。这批历经考验诞生的毛瓷有四绝:白如玉,独有的临川高岭土烧制的瓷器洁白如玉;明如镜,瓷器表面莹亮如镜面,泛着银色光芒;薄如纸,阳光照射下几近透明;声如磬,以手指扣敲瓷器,其声有如乐音,清脆悦耳。它还有一个最大特点是导热系数低,壁厚不足毫米的茶杯注入开水后,用手紧握杯体也毫无烫手之感。

  按规定剩余下来的“7501”瓷,封存库里的应全部销毁,但考虑到专用瓷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破损,需要补充,加上陶研所提出要求:希望能留下一部分给所里作科研用,所以只毁掉了一部分,一部分留做储备。1982年春节,景德镇陶研所将部分器型较小的“7501”瓷连同其他库存产品,当做福利一起分发给本所职工,这大概是“7501”瓷流向民间的开端。据资料,目前流散民间“7501”瓷大概有千余件左右。

  瓷中精品,难以复制

  “7501”瓷最后有没有被毛泽东本人用过,现存说法不一。有文章坚称他去世前未及使用,但也有人如吴连登回忆详尽:“主席晚年咀嚼很慢,而且喜欢在饭里加些菜汤,7501无论是碗还是菜盘和汤盆,设计得都比其他一般的餐具深,这样,主席吃饭时加点菜汤,就比较容易”。吴连登还形容毛吃饭时,喜欢欣赏手中的饭碗,“他拿在手里,那碗是非常轻的,所以主席有时边吃饭边拿在手里转着看”。

  实际上,围绕“毛瓷”的说法很多都无定论,众说纷纭。比如毛泽东最青睐的毛瓷,至少有三四种说法:因为一生爱梅,他最爱红梅图案;主席最爱芙蓉花,因为芙蓉代表湖南,寄托对故土的思念;最爱水点桃花的娇俏清丽;最爱月季的鲜艳夺目等等,不一而足。毛泽东本人对生产毛瓷的特殊任务是否知晓?有人说,无论是醴陵还是景德镇,毛都从不知晓,是其身边人去置办的;也有文章举例,“7501”工程是由毛泽东批准后中央下达的任务……民间关于毛瓷的种种传闻从未间断,也是因从未有官方正式版本的说法,才给流传提供了想象的空间。附着领袖情结与红墙秘辛的毛瓷,注定将笼罩着淡淡的神秘色彩。

  毛瓷的产量在当时受到严格控制,现今的存世量也极为稀少。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毛瓷的搜求者日众。1996年12月,北京太平洋国际拍卖公司将征集到的80余件“7501”瓷首次公开拍卖。散落民间的主席用瓷,逐渐被投资者和收藏者挖掘出来。

  有论者评价,毛瓷代表了中国当代陶瓷史最高的工艺水平。此后,多次有人想复制毛瓷的辉煌,醴陵和景德镇都曾举办过再造毛瓷的活动。比如鲜为人知的是,1978年景德镇陶研所还曾接到为华国锋制作专用瓷的任务。但当时因人员的调离,材料、手法和工艺都与此前存在着差异。而此后种种“复原”的毛瓷,很难与原物媲美齐肩。一项政治任务造就瓷中精品的时代,大概也一去不复返了。

 

(责编:张卉、赫英海)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