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西藏:水墨诗人的精神家园--艺术收藏--人民网
人民网>>艺术收藏>>策划>>2013和美西藏

和美西藏:水墨诗人的精神家园

——访画家李小可老师

2013年07月18日16:33        手机看新闻

  藏地的静谧博大、浑厚苍茫,藏族人的真切挚烈、刚悍纯朴,时常给我以震撼。这是一个让我魂牵梦萦的神秘境地。我企图走地更近,可她永在远方,永远包含着变化、失去和永恒……藏地已成为我不灭的精神家园和创作源泉。

——李小可

李小可在画室接受中国西藏网记者采访 摄影:李雪

  5月的春色已然将北京城染成了深红浅绿

    1988年,李小可44岁。这年夏天,摄影家郑云峰请李小可的父亲、现代著名画家李可染大师赴青海题写碑文。因为是同乡,李可染大师很爽快地答应了,李小可也随同前往,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蔵地行。

  之后,他便与藏地结下不解之缘,一直到今天。为了寻找新的创作灵感和表达方式,李小可31次深入藏地采风,从黄河、长江源头到阿里、那曲等地,藏地几乎已经满布了他的足迹。

  藏地,给予我的是超越物质的、心灵的净化

  “这次进藏22天遇到很多困难,行程十分艰苦,但回头看时却只想起自然的震撼、大美和真挚热烈的友情历历在目,而困苦则变的模糊被包裹在快乐的回忆中。在海拔5560米的卡诺拉冰川,天地之纯净,自然之壮美,山川辽阔没有人类破坏一切如此和谐,让已近七十的我身心健康愉悦。”此次是李小可自1988年以来第三十一次进藏采风,提起此行,他感慨颇多:“每次远行都带给我不同却深刻的人生和艺术感悟,或者说,是心灵上的净化。”

  湛蓝的天空纯净的使人感到仿佛有清澈的溪流在心头涌动,即使肆无忌惮地在阳光在空气中横冲直撞亦是无忌。这种纯净也深深地印刻在人们心中。虽然生存环境不断挑战着人类生理的极限--苦寒、缺氧、闭塞,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仍然心怀满满的感恩,这不仅是源于对佛陀虔诚的信仰,亦源于对自然的膜拜。人们感谢自然的赠与,高原的山水草木滋养了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生命;铭记曾经给予自己帮助和为这片土地作出贡献的每一个人。

  的确,物质文明的进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便利、舒适,甚至奢靡。然而,我们与原初朴素的人性却是渐行渐远。因此,浮华之后,我们败给了强大的空虚感。而这片雪域高原仿佛得到时光的分外眷顾,就像一座庞大的神秘宝库,永恒珍藏着可贵的纯净与朴实。

  

在海拔5560米的卡诺拉冰川

  在艺术中追寻光明与希望,与功利无关

  在西藏,无论多高的海拔,只要有人到过的地方就一定有飘舞的五色经幡。走到寂静的荒原,濒临绝望的人看到经幡就仿佛看到了希望——它就如一盏盏明灯,能够驱除人们内心的恐惧,唤醒人性的坚毅和勇敢。

  “在很多地方,我们都能看的成堆的玛尼石,每块石头上都刻着独特的印记。这没有任何实际功用、无法产生任何现实利益。” 这是刻石人与佛陀、与天地的沉默对话。“然而,人们执着的做这件事情,就如同正在潜心进行一场肃穆的宗教仪式,庄重而认真,好像与外界隔绝了似的。”

  “甚至,在很多绘制唐卡的老艺人脸上,我们可以看到朝圣者的虔诚的目光。”李小可受到极大的感染——艺术追求的美感是希望和光明,而一旦染上了功利的色彩,就会与真正的希望与光明渐行渐远。在这个日趋物质化的世界里,抛却纷扰,以一颗平常心来完成一件作品,才会使作品具有感染人、震撼人心的魅力。从此,他全身心的投入到到创作之中,以宗教般的虔诚直视自己的内心世界。

  唯有用中国水墨,才能表达对祖国西藏最深沉的热爱

  “水墨对我来说是缘,这缘代表父亲同时也是选择。水墨是我一生的事业。我不断的通过多方面努力去探索寻找水墨表现的新可能性,我认为只有这样中国画才有生存的可能,才有发展的空间……”李小可师承父亲国画大师李可染,从西藏寻找灵感,在创作中另辟蹊径,极大的拓展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张力。

  传统的中国水墨强调线条感,所呈现于世人面前的或是婉约秀丽的小桥流水,或是壮美峻挺的巍峨青山,而鲜有山水画家能够在宣纸上再现藏地雪山的圣洁、磅礴。怎样才能抓住喜马拉雅山在那一瞬间给我带来的震撼?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山魂》等画作上,李小可采用了“留白”与“积墨”并用的手法,用黑暗衬托光明、以山势的险峻突出追求信仰的执着,用强烈的明暗对比表现出中国水墨的风骨与西藏精神内核,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

《山魂》

  李小可创作了大批以西藏为主题的水墨作品,诸如《佛崖》、《古格遗梦》、《神女峰的经幡》、《圣地》等,表达了对祖国壮美西藏的热忱爱意。

水墨诗人笔下的和美西藏

  保护生态、传承文化,爱护净化我们灵魂的这片净土

  这些年,国家投入大批人力、物力,用以改善西藏人民的生活条件和保护西藏的生态环境以及传统文化。现在,在尽量避免对生态造成破坏的前提下,西藏交通越来越便利,物质也日趋丰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

  “在对于西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上,我们应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李小可非常关注对于藏族传统艺术的保护,“比如,在海拔4千米以上寺庙中修护建筑和壁画,用在其他地方的方式也许就不适用了,可能会因为特殊的化学反应造成维护工作的失效。”

  近年来,李小可除潜心创作之外,也致力保护与发扬西藏传统绘画,曾分别在中国美术馆和民族宫举办了主题为“雪域彩练”和“大美西藏”的画展,给当代西藏年轻画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西藏绘画“唐卡”产生和发展于其特有的宗教文化之中,立足于本民族传统文化。当代优秀的藏族青年画家,借鉴西方和我国其他画法,其表现内容与日常生活、个人表达联系得更为密切,当今的西藏画派正在形成。”各国、各民族的艺术都是在不断的传承与创新中才能日益发展,才能绽放出灿烂的异彩。

  5月末,李小可将远赴澳大利亚,参加由中国西藏网主办的“和美西藏”作品展,为世人展现出中国西藏的独有魅力。

(责编:张卉、鲁婧)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