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到底要干什么--艺术收藏--人民网
人民网>>艺术收藏>>滚动新闻

美术馆到底要干什么

吕澎

2013年07月10日08:55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溪山清远”正在西班牙展出。

(原题:我们到底要什么)

在“溪山清远”展览的开幕式上,巴塞罗那圣塔莫妮卡美术馆馆长的讲话赢得了持久的掌声,他马上就要离任了,这是他担任该馆馆长的最后一个展览,有一部分掌声显然是借机对他在文化艺术领域的贡献的褒扬。就我不多的了解,他是这个城市知名的知识分子、作家、诗人,以及演员,他的经历与巴塞罗那甚至西班牙的文化艺术历史有着关系。就要离开巴塞罗那的今天,我受邀去了他的家里。一进门,他没有让我们一行坐下来,而是从门口开始,介绍他收藏的作品,从塔皮埃斯到米罗的当代艺术。整个家,被他收藏的图书、艺术作品以及历史照片所充满,他向我展示了他最在意的不少作品与文献,当然少不了他的著作、散文与诗歌。最后,他将他的一部电影剧照给我看,一个历史的故事,也许即将在中国上演。

“溪山清远”开幕的盛况不用介绍,这个城市里的知识与文化界的大多数人物都来了,一些研究中国文化与问题的专家还不时与我讨论中国的今天和艺术问题。次日,我与肖全去了MNAC(加泰隆尼亚博物馆),馆内从中世纪开始,经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直至当代的作品,构成了对欧洲艺术史的系统陈述。尽管在代表作的充分性上,MNAC不如马德里的普拉多美术馆,但是,宏大而丰富的收藏展览足以告诉我们丰富的历史和艺术信息,安静的环境、宽大宏伟的空间、那些看上去隐秘但高级的设备,其综合的美好感受远远超过中国的任何一个美术馆。我们还去了塔皮埃斯基金会美术馆,馆里仅仅关于一位艺术家的艺术、思想和相关研究的出版以及综合衍生品的丰富与目不暇接就已经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米罗美术馆、毕加索美术馆以及其他一些与历史和艺术有关的地方之前已经参观过了,所以这次我们经常穿街走巷,试图体验这个城市的日常生活。

所有的人都知道,整个欧洲,当然包括西班牙,正在经历严重的经济危机,我在马德里见到一个中国官员,他说,西班牙的经济危机严重之至,已经难以描述其艰难的程度。但是,奇怪的是,人们仍然普遍挂着笑脸,从白天到黑夜,四处能感受到乐观、豪放与激情。在索菲亚美术馆,人们排着长队购票参观达利的艺术展览,展览的内容让人享受之至不必言说。在夜晚的巴塞罗那,我们从民间的佛朗明哥演出中也能够体会到那些演员对艺术本身的热爱与充满激情的内心投入,在这个城市,似乎,生活的本质就是艺术,就是一种对上天恩赐的生命的自由享受——这里仿佛看不到经济危机。

我当然不会愚蠢到以为西班牙人真的不怕经济危机,他们真的对生活没有焦虑,他们真的要到这个国家彻底崩溃才对自身的问题有所醒悟,事实上,每个国家与民族都存在着自身的问题需要去面对和解决。我想说的是:相对我们的国家美术馆——代表国家的美术馆——很少有像样的艺术展览,并且只要支付金钱任何人都可以进去展览自己的东西;相对于我们各个城市几乎没有什么美术馆来呈现这个城市或者国家的文化艺术现状;相对于我们的艺术教育至今缺乏系统和完整的公共平台;相对于我们有关艺术家和艺术的历史的出版的可怜,相对于我们的美术馆在对艺术收藏方面至今也乏善可陈,相对于中国的艺术投资人缺乏教养而仅仅从市场指数上观看艺术的可笑状况,相对于中国各个城市里很少见到有历史的建筑以及滋润内心的人文环境,更不用说相对于即便手中握有大量的金钱也呈现出呆滞、焦虑甚至恐怖的神情,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是文化的、艺术的、和充满人性的,这里的人是自由的、愉快的和有道德教养的。

大家知道,就全球范围内来看,今天的中国被认为经济发展,财富满满。不过,生活在中国的我们知道——相信不少西方人也非常清楚:中国现在什么都没有:没有文化、没有艺术、没有道德、没有教养,一句话,没有所谓的“软实力”,可是要知道,生命如果没有这些就不属于人类,所谓人,要的就是这些。一想到这类问题,与处于严重的经济危机的西班牙和欧洲相比,我以为今天的中国实在是贫穷之至无以复加,这真容易让人潸然泪下。(作者系艺术史家)

(责编:赫英海、鲁婧)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