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单民族大世界现场。尽管停业腾退工作已启动多时,仍有不少商铺在正常营业。李佳霖 摄
近日,筹备多年的北京西单民族大世界腾退工作接近尾声。然而,虽然西城区相关部门要求商户停业的时间是5月19日晚12时,5月30日零时之前腾退完毕,但是截至记者发稿时止,其中的不少商铺仍在正常营业。记者走访发现,被占用的文物保护单位都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文保专家表示,文物建筑被占用,不可避免地会威胁其安全,为保护其真实性、完整性,腾退就成为必然选择,而由于产权不明晰、经费缺乏等原因,文物腾退工作难之又难。
民族大世界腾退接近尾声
在北京核心商圈西单购买廉价衣服,这将成为一段历史了。
5月30日零时是西单民族大世界商场(国立蒙藏学校旧址)封闭拆违的最后期限。由于一些商户积压货物较多,商场大门还没有完全关闭。但是,这一次,西城区小石虎胡同33号西单民族大世界真的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2006年起,北京市文物局先后六次对“民族大世界”做出整改要求,2011年一度要起诉民族大世界商城。几年里,大大小小的整改不断,小范围拆除临时建筑也有多次,但这次要动真格的了。
2012年,国家民委、西城区政府成立“西单33号院文物保护修缮项目联合工作小组”,启动了对“国立蒙藏学校旧址”的保护修缮工作。
今年3月20日,《拆除违法建设,保护文物古建》的腾退、闭市通知贴进民族大世界商场。文物腾退的时间表公布,商户停业的时间是5月19日晚12时,5月30日零时之前应腾退完毕。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商场南门“民族大世界”的招牌已被提前摘下,腾退拆违办公室也已经进驻商场,商场的各个出入口都有保安把守,商场南门和北门均已更换了铁门。商场内循环播放着停业腾退的提示广播。在商场西北部,部分违章建筑已被拆除。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甩卖促销后,西路院落北部的商户基本已经搬走。
针对部分商户仍未退出的情况,西城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拒不腾退搬离的商户,政府部门将支持西单民族大世界商场依法解除合同,腾退民族大世界商场的工作绝不会半途而废。
根据规划,腾退完毕后,商场将全部封闭,交由相关文物修缮团队,完全拆除非文物建筑,还原文物本体原貌。
民族大世界商场的前身——国立蒙藏学校旧址,2006年入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1916年,国立蒙藏学校搬迁至石虎胡同(当时为8号院),直到1987年迁出。
而在此之前,国立蒙藏学校旧址明朝时曾是常州会馆,清朝初年又改为建宁公主府。乾隆后期被赐为贝子府,是北京市现存最完整的贝子府。清朝末年,该府由清朝遗老毓祥继承,因此又被称为“祥公府”。
腾退为避免进一步伤害
在许多文保专家看来,文物腾退是一种难度很大、成本很高,但有时又不得不采取的文物保护方式。“如果不威胁文物安全,腾退不腾退都可以,腾退是为了避免不恰当的使用对文物造成的伤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认为。
“但是不可否认,有些地方为了需要,把古建筑的格局打断,或者乱安门窗,或者把原来的廊子推到外面,类似这种拆改特别多,有些文物建筑有可能会被彻底毁灭。”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之平说,无论是谁占用文物保护单位,都必须遵守文物保护法,不得改变文物原状。
《文物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使用不可移动文物,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负责保护建筑物及其附属文物的安全,不得损毁、改建、添建或者拆除不可移动文物。对危害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破坏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必要时,对该建筑物、构筑物予以拆迁。
张杰认为,对于哪些建筑应该腾退,虽然目前没有具体评估的标准,但是总的原则是明确的,就是坚持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在国立蒙藏学校旧址四合院,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已经遭到较大破坏。1988年,四合院老宅内建起服装市场,随后数百个商户逐渐入驻,形成现在的规模,私搭乱建的建筑面积达到上千平方米。记者在现场看到,拖鞋、袜子等货品随意摆放;地面上满是痰渍、污迹;磨砖对缝的墙面上到处钉钉子、打孔;屋檐下的彩绘早已脱落,蛛丝般的电线错乱盘结。如果不是提前已经知道民族大世界就是国立蒙藏学校旧址,记者根本找不到这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另一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孚王府,被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等多个单位占用。记者到访时,标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孚王府的石碑上,贴着招聘广告和物业公司的通知。大门前被水泄不通的各色车辆挤满,微风吹过,传来阵阵恶臭。长满蒿草的屋顶、不少砖瓦脱落的屋檐、装着空调的屋面、被风化腐蚀的柱子,都在诉说着古建筑正在遭受的伤害。现孚王府院子内被开辟成多种运动场所,有篮球场地、羽毛球场地等,已不见了王府当初的威严。文物部门曾经对孚王府做过一次评估,仅腾退搬迁一项,就需要7亿元的资金。
腾退之难
据统计,北京现有市级以上文保单位300多处,四成对外开放,大部分被机关团体和居民占用,文物建筑长期得不到修缮,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从2006年开始,相关部门就多次下发整改通知,要求拆除临时性建筑,消除消防安全隐患,全面开展文物修缮和保护工作。2011年8月,北京市文物局更是提出限期三个月整改,要求所有彩钢板违章建筑全部无条件拆除,逾期不整改将申请强制执行。2011年底,北京市下发了《关于大力推动首都功能核心区文化发展的意见》,提出在“十二五”期末(2015年),具备利用条件的文物保护单位基本完成修缮腾退工作。但时至今年3月,文物保护及修缮工作才真正得以正式启动。
“导致腾退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产权不清,没有说清楚到底算是谁的。”北京市政协委员刘绮菲认为,西单民族大世界的腾退难题也是许多文物建筑共同面临的问题。“建国之初,因为各种原因,国家将这些有历史价值的历史建筑分给各类单位使用,随后作为一种盈利的方式,占用单位把建筑出租给别人使用。这造成了产权单位不负责任的局面,很多确实是历史遗留问题。”
刘绮菲认为,适当的经济补偿是合理的,但很多占用单位在要求补偿时漫天要价,或者找各种理由不腾退。对这些情况,国家应该动之以法,不能任由破坏文物的行为继续发生。
“但是,现行法律中又没有针对腾退的具体条款,所以细节的地方只能是靠商量。”她认为,目前急需一部详细的法律出台,来应对各种具体问题,不能仅靠内部沟通。“内部沟通、商量带来的后果就是无限期拖延腾退,拖着拖着文物就被彻底破坏掉了。”
北京市政协文史办的调研报告曾建议,制定占用文物建新腾旧的新办法,尽快研究和制定《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占用单位腾退办法》,用法律保障被占用文物在条件成熟时能够得到及时腾退。刘琦菲还特别建议,应设立文物腾退专项经费,把文物腾退经费列入政府预算。(记者 李佳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