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二石山水画艺术研讨会
孙克(中国书画艺委会秘书长、著名美术评论家):
大家都知道傅二石先生是傅抱石先生的儿子,在中国美术界影响很大。他们傅家的兄妹都继承了傅抱石先生艺术家的灵气,都非常有成就。包括小石先生是我们中央美院的高才生、尖子,可惜他一生坎坷,但他仍然坚持奋斗。二石先生早年也有很多波折,最后赶上我们改革开放年代,当上傅抱石纪念馆的馆长,一直在画院工作。在艺术上很有成就,尤其近十几年来,我看到他在艺术上埋头苦干,这次展览会的作品大家都可以看到,非常有个性。他的艺术已经像一棵大树,这棵大树已经很大,很难分出树冠和下面,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这样,我觉得是非常可喜的。他的妹妹傅益瑶,大家就更清楚了,在日本独自奋斗,取得非常大的成就。她出过两本书,其中一本我看过,非常感动,真是当代才女。这次,可以说是二石先生准备了很长时间到北京来,向大家作一个汇报。希望听到大家的批评、指正。我们北京的评论界一般对外边的画家比较客气,但有一些意见和想法都能够说出来。
1995在悉尼举办个人画展
刘曦林(著名美术评论家):
抱石先生讲究气势与气氛的渲染,这些在抱石的画中都得以体现了,但是二石先生的体量比较大,在他的画中可以看出。但他又得克服一个问题了。山石的体量感如果一味地坚实凝厚下去,会不会变成一种滞绊,它里面的个性非常复杂。对于云来说,他说非常喜欢云,那么这云又是自由的,这是表达他在受苦受难的环境中对自由的渴望。云在中国山水画中非常重要,水是中国画的水脉,而云是中国画的灵气所在。黄山的云和泰山的云不一样,泰山的云就比较难得,黄山的云更多一点。云彩对解决凝厚感之间的冲突,做得都很不错。
我一直在看他的笔法,是什么皴?“荷叶皴”、“披麻皴”、“折带皴”、“斧劈皴”、“抱石皴”?什么都不是,后来我想起来了,叫“二石皴”。他有一些重墨、焦墨,大笔制作的手法。皴法有的带有枯笔的板刷感,大笔、枯笔、散峰。二石先生的散峰不简单,他用的生宣也比较多,抱石先生皮宣用得比较多。在这方面讲,我觉得也比较有个性、特色的。后面有一些托衬、湿染,特别是远山远峰。另外,二石画山比较自由,画云比较灵动。
薛永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今天我看傅二石的画,一个总的感想,就像他父亲研究过的顾恺之一样,画的是大气象。“千山竞秀,万壑争流,草木朦胧,云蒸霞蔚”。他的画不是哪一处的云山,实际是表现祖国河山的总体。他是把南北大自然,他心中的大自然,综观每一个景色的长处集合起来,创造一种自己和天地间结合起来的精神。我觉得这还是很有特点的。
1996年5傅二石在日本举办巡回画展,这是山中市为画展举办欢迎仪式
这些年来,山水画有几种,有一种是着重表现实景的,画黄山就是黄山,画泰山就是泰山,当然都有提炼,都有剪裁,比实际的景色更美,但和实际的景色联系得更密切。我觉得二石先生的画既不是纯粹的画实景,也不只是讲究笔墨,他是把他观察的实景、大自然的,把他的家学、老师以至于前辈的、古人的传统拿到自己的作品里。然后创造一种距离描写景色,具有普遍意义,又不是画老图式、老笔墨、老传统的作品。他与他父亲相比,他父亲的磅礴大气、才气纵横、潇洒,他有,他有他坚实厚重的一面,这与他在山东的生活经历有关系,我想确实是,他把南方的灵秀和北方的浑厚结合起来。
具体看他的画有几个特点:1、磅礴和浑厚结合起来。2、求奇。他不是奇中求奇,而是平中求奇。仔细品味,每张都不一样。都有他想要表达的东西。总体有统一的方面,他不只追求景色的千奇百变,平中求奇,这是比较高的境界。3、笔墨结合。不太注重线条,可能是短处,也是长处。以墨带笔,以笔带墨。就是他这个侧峰,皴擦比较多。但这恰恰容易把线和面结合起来,容易变化比较多,也造成了他的浑厚坚实。4、发展了的传统的浅绛山水。不是青绿,也不是浅墨,特别是泼这方面,他和别人不一样。
刘龙庭(著名美术评论家):
今天,我看到二石先生的这批作品,我很佩服,傅家家学渊源,在他七十岁华诞之时给首都画界奉献这么一大批作品,我觉得可以用刚才老薛所说顾恺之的诗“千峰竞秀,万壑争流”,后面我再补充两句诗:“气象万千,美不胜收”。
山水画是中国发展比较成熟的一个画种。一个是它表现大自然,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充分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传统哲理。表现人与大自然和谐关系。历史上最有名的画家基本上都是山水画画家。山水画可以说是中国画的标志。在二石的山水画中除了山石之外,还看到现代院校的一些东西。他画中的人物、小房子,他都很感兴趣;另外山水的远近,浓淡的透视,多一些。二石先生的画很大、很放,技艺方面还是很好的,《西山无尽》、《深山雪霁》很不错。
二石先生不是一个浮躁的人,他的画生活气息大于笔墨韵味,这方面希望二石兄在以后三十年中来一个“老年变法”,使他的画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夏硕琦(著名美术评论家):
看二石先生的画用笔活脱、松秀,不拘于绳墨。另外,他的山水画多数用全景山水,韵含着山水画的磅礴气概。
特别感觉到,他确实用写意的笔墨来画山水。用一句话叫“醉笔写山情”,看起来画画的速度还是很快的。据说抱石先生画画就很快。所以从中可以看出对激情的一种传达。他的画还有一个特点:从黄山、泰山以及新疆的、四川的不同地域的山川。整体的气势的把握,用很快的速度就可以完成,山的来龙去脉,自然天成。这些地方我看还是值得肯定的。我看他的自序里对云特别钟情厚爱,我倒觉得他的水画得也很好。特别有两幅画。一幅是《泉若青山出白云》,第二幅就是《雨霁奔泉》,大量多处画水,山无云不秀,不灵动,无水不活。水让山水画处理得很有生命。比方说他《泉若青山出白云》里面的长泉、短泉、直泉、曲泉、明泉、隐泉多处处理,画得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办法。感到是雨季到来,自然山川,水量充沛,水势奔涌的自然景象。这种自然美的传达,很有生气,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动。所以古人说:“下笔立境,润化之时。”比方说二石先生的画,春夏秋冬季节,都有观察、表现,但我觉得恰好在里面还有进一步的挖掘、推进和开拓古人的传统。因为时的表现,“叶落而知天下秋”。叶落,是个景象,而知天下秋,是个时间。所以时因景而现,景因时而变。这么一个关系。时和景都有艺术家对它的体味、观察与发挥。特别在这一方面也是山水画所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古人讲究不因画桃而表现春季,而是通过大地的气象,阴阳,那样一种气象,山峦之气等,很细微的关系来揭示出大地山川的深境。这样山水画就有看头,体味更多,也更能体现出我们中国“天人合一,天地和谐”的精神思想。
赵立忠(著名美术评论家):
对他这次展览,我得三个字“势、大、实”。关于气势方面,大家讲得很多,文如其人,这和二石先生本身很大的气势很相符。一看就是他这个体魄画出来的,决不是我这个体魄能画出来的。“大”。他画的是全景山水居多,小景山水有,这不是主要的。他更多的特色和成就也主要体现在全景山水中。“实”。就是他画东西,刚才在展览馆,我看了他的画,他不像北京某些先生一样取巧,他没有。无论是画云、画雨,更别说是山石树木,他笔笔送到。即薄的地方也大笔扫到。
细细琢磨,就像他画的云,他画的水一样,他在流动,这个流动是指从技法上到风格上都处于流动状态。用现在的一个新词说,下面还有一个整合阶段。这整合包括他画的山石、树木、建筑和云。我相信,再过几年,或者十年,二石先生八十岁时再来画个东西,它就会更提炼,会更炉火纯青些。
邵大箴(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二石先生是非常诚实的艺术家。虽然是傅抱石先生的公子,但他很低调不张扬。他非常勤奋地对待绘画。这一品质我觉得很难得,不像现在有些画家,比较浮躁,今天参加这次研讨会,大家都讲了自己的话,非常好。肯定他在中国画方面的成就。同时也指出他的不足。所有的艺术家都有不足。我想二石先生画画,既是很愉快的,又是很苦恼的。愉快是因为有心得、有体会、有创造。苦恼是感到有不足,还要追求。
二石认为中国画的本源不是一个样式、不是一个符号、不是某个派,还是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他自己身体力行。今天我看他的画,一、有些画很好,我很敬佩他的画,但有些画画得并不是很完美。总的感觉是小画比大画画得好。二、他不用色彩(水墨)画比他用色彩的画画得好。细看他的画,我觉得他的笔墨很好。我在南京时也谈到要学习傅抱石先生的浪漫情怀,把握中国画的精神,他肯定也关注这个问题,但这不是一下就能做到的。他画得很好的地方有点像傅抱石,中国画学素描造型、学艺术教育,包括在山东艺术学院受的教育,中西人物的教育,有好处也有不足。好处是他学到了全面的造型能力等各方面,不足是他在中国画格局上,中国画的格调,中国画的文化精神,中国画的笔墨情趣这方面可能还弱。这是当时五六十年代普遍存在的状况。但二石中国画的基础很好,画那么多幅画,今天参展的有一百多幅,我认为他的画不是画得快,而是画得慢,他不是快手。抱石先生是该快的快,该慢的慢。在大的格局方面他很快,他细部处理得很慢。 “大胆落墨,小心收拾”,这是抱石先生非常精妙的话。
二石先生有他父亲的教育,我觉得他父亲给他很好的启发,他有这么诚挚的态度,虔诚地对待艺术,又有这么好的功力,而且又有这么好的艺术创造,我相信,七十岁,对画山水来讲还是中年。我相信二石先生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再过5年,再到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我想会有更高的高度。
陈履生(著名美术评论家):
二石先生的作品主要特色就是大,数量也大。要系统地看。我认为二石先生的艺术有比较重要的特点,因为以傅抱石先生为首的江苏画派影响很大,南京人杰地灵,山水给二石先生留下了影响。二石先生并没有恪守家法,而是画他自己的山水,闯出了一条他的路。但在他的作品中,还是不难看出令公对他的影响。我看他的前言:“我爱画白云,我爱白云。”虽然闲云之闲在中国绘画中是一种虚的方式,但二石先生的水瀑,是完全的继承家法,但对云水的感情,这种灵感不同于其他山水画家。我看到浅绛画法《黄山朝晖》,那一张画得很亮。中国画画得比较亮的,不多见。尽管浅绛画法的用色力量要凭感觉,像黄山这种朝霞的感觉把它画得这么亮的,还是很少的。在家学的影响下,虽然二石笔下的山水往往不是最后的产物,但二石的山水画得非常严谨,山石水树、来龙去脉交代得非常清楚。和其他画家不同,二石虽然把画画得很繁密,但一个主题交代得还是很清楚。二石的展览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希望,他如果在未来的发展中,在此基础上往前推进,仍然会形成一种新的傅家山水,当然这个傅家山水和原来的大大的不一样。二石的山水在此基础上,包括他的皴法,他的皴法的形成也为他整体风格的形成添砖加瓦,当然,我认为他是刚起步,因为一个艺术家找到一个语言和一个表达方式的话,正如齐白石一样,衰年变法、衰年创法。二石先生六十岁已经过去了,现在已经七十了。必能享大寿,再创山水佳绩。我们看到了当代山水画的希望。
孙克:
二石的画我一直在看,我感觉到二石进步很快,作为一个大画家、大艺术家的子女,要突破傅抱石先生的一代大师,在艺术上的一种灵气,深厚的修养,磅礴的气概,那是一个时代的大师,他的生活经历等各方面产主的精神状态是难以重复的。所有的大师后代很难突破大师,所以二石也罢,小石也罢,在大师的这种大树阴下,很难,人们对他有期待,你画得像了也不行,傅抱石先生的艺术对他的影响,对他的面貌,前几年他都在探索,想突出他自己的一点东西。前几年,我看了他的作品,觉得他很努力、很用功,不容易。他是个老实人,做事情很认真也很扎实。从他的作品中看得出来,对待艺术很谨,和他父亲相比,他作品中有浑厚的东西,他对传统的学习更多一些。山、云、雨处理得非常好,下了很大功夫,流水、奔泉、瀑布这方面画得非常成功。他扎扎实实地追求艺术的执著,我很感动。正如邵先生所讲,他的作品到一定阶段,再有一个突破,希望他能够融会贯通,更上一层楼!
胡宁娜(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
我有两个感动,这么多研讨会参加过来,这个研讨会一个个像朋友那样,能这么坦诚。我一个感动是这么多理论家的坦诚和严谨的态度,还有一个就是傅老师的为人,如果不是他为人这么真诚谦逊的话,也不会有这么坦诚的一场研讨会。在这里,我代表江苏省国画院,代表宋玉麟院长,傅老师也是我的班主任老师,我代表徐乐乐、常进等他的这些学生祝傅老师七十岁的展览成功,并祝傅老师七十岁生日快乐!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