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多年的高歌猛进后,2012年的秋拍终于以下滑收场。
数据显示,刚刚结束的国内文物艺术品秋季拍卖季,全国共有272家拍卖公司上拍拍品28万件,其中仅11.6万件成交,成交率仅有42%。雅昌艺术品市场监测中心发布的最新监测数据也显示,2012年大中华地区艺术品秋季拍卖成交总额为255.9亿元人民币,较2011年同期下降约50%。而用以衡量市场热度的高价拍品数量更是急剧下滑,以亿元拍品为例,2010年秋拍,成交价上亿元(含佣金)的拍品有16件,2011年春拍有15件,而2012年秋拍则仅有1件。
具体来看,今年的书画总成交额截止到2012年12月19日是131亿元,比起2011年秋季最火暴时期的257亿元,减少了约一半,但仍然占据了半壁江山,占总成交额的50%;此外,瓷器占22%,总成交额57亿元,比起2011年瓷器杂项最高时期的116亿元也将近减半;油画及当代艺术的历史峰值出现在2007年的秋季,为38亿元总量,秋拍成交23.66亿元,比2007年减少约三分之一,算减幅较小的门类。
2012年秋拍的行情比春拍的281亿元还要冷。“调整”、“问底”、“下滑”等成为秋拍后见诸媒体的热词。
对于目前市场行情遇冷,业界人士认为,投资资本退场是一个很大原因,预计未来两三年仍是调整期,何时才能“见底”仍需看市场反应。但秋拍遇冷并非坏事,说明市场参与各方渐趋理性,有助于市场长远健康发展。
关键词十:“疯狂的石头”降温
持续十年暴涨的“玉石神话”,如今到了梦醒时分:交易规模急剧下滑,低端产品大幅缩水,高端精品乏人问津。2012年无疑是“疯狂的石头”降温的一年。
十年来,高端翡翠价格上涨了四、五百倍,中端翡翠上涨了几十倍,即使低端翡翠也上涨了若干倍。经历十年疯涨的翡翠市场终于开始进入行业自动调整时期。
事实上,从2002年到2011年,由于大量闲散资金蜂拥入市,翡翠价格曾缔造出十年只涨不跌的“神话”。尤其从2009年到2011年上半年,翡翠价格以几十倍到几百倍的速度飙升。“疯子买、疯子卖,还有疯子在等待”,成为这个时期翡翠市场的写照。作为后起之秀的黄龙玉,更是以八年疯涨千倍的涨幅创下玉石史上奇迹,成为名副其实的“疯狂石头”。
业内专家认为,受国际经济走势下滑的影响,再加上市场价值规律的自动调节,中国玉石市场经历暴涨之后,当前已进入自动调整时期,将会逐渐修整、调试、恢复,重新步入理性发展的轨道,而经营者、消费者、市场都是调整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