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观展文明有待提高--书画收藏--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收藏

观众观展文明有待提高

杨奕 孙小楠

2012年12月18日10:31    来源:北京晚报    手机看新闻

安旭东摄

张玉军摄

  在美术馆、博物馆里,“请勿触摸”的标志非常醒目,却不时有参观者触摸身旁的珍贵展品;展厅内,“禁止使用闪光灯”的提醒十分明显,闪光灯却闪个不停;观众们正静静地聆听讲解,一旁却突然响起大声打电话的声音;部分观众一边看展览一边吃着手里的零食……前日和昨日,记者分别前往首都博物馆、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和军事博物馆等展览场所进行实地探访发现,尽管许多展览馆内外都明显标识着哪些行为应当禁止,但观众在观展过程中触摸展品、大声喧哗、吃东西等现象依然普遍存在,部分观众的观展文明有待提高。

  文物展厅闪光灯不断

  木材、植物、丝绸等物质都是高分子结构,含有纤维素或蛋白质,容易受光、电、细菌的影响而变质、损坏,我们使用的闪光灯型号不一,波长有长有短。但都应是低于700纳米的可见光,或多或少对高分子结构的文物有破坏。因此,木质建筑物、字画、丝绸制品、壁画等文物,应禁止使用闪光灯拍照。在书画展,尤其是博物馆,都能看到禁止使用闪光灯拍照的标志。

  首都博物馆四层的馆藏京剧文物展厅是仿照阳平会馆戏楼而建造的,里面除以图片文字简要介绍了京剧发展形成的历史外,还展出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郝寿臣先生捐献的一批演出剧本、道具、服饰,令京剧爱好者流连忘返。

  下午2点,馆藏京剧文物展厅内正播放着有关梅兰芳先生的影片,台下摆放的四张方桌前已坐满三桌,观众都十分专注地观看着影片,仿佛是在寻找那时的人们看戏的感觉,只有一位女孩子在展厅的右边参观展厅内的文物。

  正在大家沉醉其中时,展厅内相机的闪光灯突然闪烁不停,打破了初始的宁静,10来位中年男女全然不顾观看影片的观众,一进展厅便开始各种摆拍,还互相询问着、闲聊着。先前的观众对于这群不速之客的到来显然十分不满,都愤愤离去。在场的工作人员见状一遍一遍地提醒:“请关掉闪光灯,谢谢合作。”其中有一位身穿黑色阿迪达斯羽绒服、头戴鸭舌帽的中年男子显得十分“配合”,嘴里不停地对旁边拍照的人说着不许开闪光灯拍照,自己却一个劲地狂拍,工作人员走到他面前专门提醒说展厅内禁止开闪光灯,可这位男子嘴上回答得特别诚恳,依然又连续拍了两张,最后临出门前,又转身“咔嚓”了一张。

  大声喧哗拨打电话

  “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展厅是首都博物馆的核心部分,展览以时代演进为序,展示了从46万年前远古时期原始聚落的出现到形成城市,从中国北方政治中心逐渐演变为多民族封建王朝的都城、共和国首都的历史进程,再现了北京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内容结构上选取了“海陵王迁都”、“元大都积水潭码头”、“北京保卫战”、“盛世京师(康雍乾时期的北京)”、“五四运动”、“开国大典”六个场景作为串联北京历史的节点。更关键的是,在展示“北京历史文化”的同时,还将世界文明按时序进行了平行展示,在了解北京演变发展过程中,可同步概览世界发展的脉络。因此,这是参观首博的必选展厅。

  在人来人往的展厅中,绝大多数人都能自觉地维护参观环境的宁静,放轻脚步、细声细语,生怕打搅了柔和灯光下沉睡千年的珍宝,只有安静的参观环境才能使参观者们静下心来品味艺术品的独特魅力。然而,当大多观众正在静静地欣赏展品时,展厅内响起了“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让我用心把你留下来(留下来)……”的来电铃声,随后就是超大的接电话的声音:“哦,我前天来的北京……在苹果园住呢……”持续了大约有5分钟。

  追逐打闹“玩回声”

  除了大声打电话,小孩子的追逐打闹也成了展览馆的一大“风景”。前些天,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的世纪大厅正在举办《中加国际书画艺术展》,一位老奶奶带着一个小男孩进到展厅,小男孩看上去大约不到2岁,穿着黑色羽绒服,走路还有些颤颤巍巍,但奔跑欲特别强,一个劲儿想挣脱奶奶的手,看到一幅幅精美的美术作品,估计看着很新奇,小男孩要上前去把玩,而奶奶坚决不让他碰书画作品,小男孩就开始哭闹,而哭闹声却给这个小家伙带来了更新鲜的玩意儿,他发现自己一吼声音就会延长,显然他更热衷于“玩回声”,于是,世纪大厅里充斥了近20分钟的充满奶声奶气的“啊——噢——”

  文物展品随手就摸

  在展览场所,诸多展品都设有醒目的“请勿触摸”标志,但不少观众显然对此视若无睹,对展品随意“下手”。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军事博物馆,因为馆内正在修缮,便在南广场搭了一些临时的展览棚供观众参观,在参观的过程中,却发现好多观众对摆放在醒目位置的“请保护文物,请勿触摸攀爬”的告示牌熟视无睹,尤其是对于伸手就能触碰到的展品绝不“手下留情”。比如在一号展览棚内摆放的美国造T-33A型教练机,在三号展览棚摆放的美国造M3A1式37毫米战防炮等武器,皆因观众长期的触摸,朝向参观道路的部分的颜色与其他部分的颜色都有明显的不同。

  在四号展厅里,一位穿着红色羽绒服的女士正抓着中国造歼-8型歼击机的右侧紧邻参观道的部位各种摆拍,拍完后,还用手敲一敲,和旁边的男士讨论这是什么材质。记者看到几乎只要经过此地的观众都会伸手去触摸这件珍贵文物。当然,讨论材质问题的也不仅有这两位观众,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的世纪大厅,身穿浅黄色夹克和身穿黑色羽绒服的两位男士也同样对材质极其感兴趣,用手摸了摸胡爽庵的《伏虎图》,讨论一下是什么材料,再摸摸唐寅的《蛙乐图》,又继续讨论,哥俩摸摸聊聊,不亦乐乎。

  小孩随意拉扯艺术展品

  为了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好多家长从孩子几个月大就开始带着进出各种展览馆,希望孩子能耳濡目染,增加几分对高雅艺术的灵性。

  日前,中华世纪坛正在展出首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记者看到许多展品周围并没有玻璃罩等屏障,而是直接摆放在展台或是展厅的地面上,游客只要伸出手便能触碰到展品。对于陶瓷这类珍品,艺术馆格外小心,每件作品旁都摆放有“请勿触摸”的告示牌,并且展厅内配备了大约七八位工作人员不断地来回走动。

  一位女士抱着一个3岁左右的小女孩参观,小女孩的到来引起了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和紧张,从一进来开始,工作人员跟保镖似的一直跟随着这对母女,生怕出了什么纰漏,女士不慌不忙地为女儿讲述着看到的艺术品,小女孩却十分淘气,老是想着伸手去够,女士就给小女孩讲这些东西不能碰,在这对母女即将结束参观时,工作人员放松了警惕,走开接待其他的观众,女士手也有些酸软,将小女孩从怀里放下来,刚一着地,小女孩立马伸手狠拉摆放在地面上的一排绿色的陶瓷艺术品,看得让人揪心。

  门口的安保人员告诉记者:“艺术馆对小孩的年龄没有限制,婴儿也可以带进去参观。”当问及会不会担心小孩子哭闹,他则笑着回答说一般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形。

  边观展边吃零食

  在展览厅内,随处可见“请勿吃零食”的标志,尤其是在书画展、博物馆等地方,都有不能喝饮料的标志。在记者探访的过程中发现,边观展边吃零食的人还真不在少数。

  在中华世纪坛世纪大厅内,两位6岁左右的小男孩手里都拿着可乐在各自母亲的陪伴下前来观展,两人显然不是来观展的,而是来一起玩耍的,在展览馆里不停地追逐打闹,嘴里还喝着可乐,让人真是担心把可乐喷到名贵的书画作品上。

  在首都博物馆里,吃着零食观展的也不在少数,有啃玉米的、有吃烤肠的、有吃爆米花的……一位身穿黑色大衣、打扮时髦的女士端着一杯星巴克的咖啡穿梭于各大展厅。

  休息座椅变成“躺椅”

  在首都博物馆,每层楼都安放有很多座椅供观众休息,而记者却发现有人将此当成了自家的床。前天下午3点,在首都博物馆的一层大厅进门的右侧,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妇女旁若无人地躺在座椅上玩手机,见其躺在座椅上,以为是生病了,记者走上前去询问,该女士躺着回答:“我今天逛得太累了,就是想躺着歇一歇。”却丝毫没有起身的意思。

(责任编辑:任文(实习生)、赫英海)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