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解物》武寧亞個人藝術展在北京曦空間開展
策展人張銓介紹展覽情況
藝術家武寧亞為參展嘉賓介紹作品
展覽現場展出的作品
人民網北京12月19日電 《凍解物》武寧亞個人藝術展於12月18日在北京曦空間開展,展覽由資深藏家張銓策展,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教授彭峰為學術指導並為展覽作序。據悉,展覽為跨年藝術展,由2019年12月18日展至2020年1月8日。
武寧亞作品
名稱:自然,社會,精神
年份:2019年
材料:合成水晶、卵生蛋、貝殼、昆虫
尺寸:80cm x 80cm x 80cm
此展是藝術家在籌備了兩年之后,個人藝術作品的集中呈現。作為在知天命之年闖入藝術圈的“素人”,武寧亞展示了當代藝術的另一種可能。他所涉及的話題從國際上方興未艾的“大歷史觀”,到中國傳統文化再造的“東方精神”,再到關於未來時空的想象,試圖整合東西方文化資源,格物而致知,重新講述出符合當今社會語境和文化特色的藝術故事。
以《凍解物》為主題的展覽,囊括了武寧亞三個系列的作品,分別為:甲骨系列、太湖石系列和中藥系列。這三個系列作品講述了三個故事,從文明的不同層面出發,構成有關文化與自然、過去與未來、生命與死亡的宏大敘事。
藝術家武寧亞在作品前
武寧亞作品
名稱:倉頡
年份:2019年
材料:宣紙、和紙
尺寸:280cm x 160cm x 170cm
武寧亞作品
名稱:大道
年份:2019年
材料:宣紙、和紙
尺寸:300cm x 220cm x 310cm
武寧亞作品
名稱:命運
年份:2019年
材料:宣紙、和紙
尺寸:250cm x 100cm x 260cm
甲骨系列講述了有關文明的產生和傳播的故事。在中國歷史上,文字的創造和紙的發明作為文明誕生和傳播的標志,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古代中國人將文字鐫刻在龜甲和獸骨上,或許想要借助動物的靈性讓文字發揮效力,這樣文字和骨便產生了物種與文明偶然間的奇妙結合。中國人對文字和紙有一種信賴和敬仰,“敬惜字紙”的傳統也來源於此。於是在武寧亞這裡,骨、文字、紙張以一種跳躍式的思維被聯系起來,形成了用宣紙創作的帶字的龍骨,詮釋了他關於文明發生的思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