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

實用性消逝 當代書法能何為【3】

2019年01月22日09:11 | 來源:美術報
小字號
原標題:實用性消逝 當代書法能何為

純藝術化賦予書法新生機

書法實用性是消退了,純藝術化也賦予了它另一種的生機。這是個文藝復興的時代,書法作為最符合國人氣質的一種藝術修養被列入了很多孩子的藝術課程。首先,書法作為一門課程的學習已在很多中小學普及。以紹興柯橋為例,2005年《書法》作為必修課在中小學開展,同時校外的書法培訓也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且兩者的師資也越來越專業化,孩子的現場創作能力也不可小覷。書法的普及教育為書法藝術的傳承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再者,中國美術學院等高等藝術院校的書法專業教育更是充滿著無限的活力,學生的基本功全面而扎實。這是書法作為一門藝術學科后出現的繁榮景象,但是實用性的缺失和純技法的訓練讓書法顯得單薄而無真性情,現代人也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文人”,那麼我們需要成為怎樣的“當代文人”,才能與當代的書法相融合,才能擔得起“筆墨隨時代”的使命呢?我想這是我們要努力思考和實踐的。(任文燕)

藝術創作概念凸顯

我個人認為書法實用性消逝對書法創作以及書法藝術的發展來說,利大於弊。書法的實用性無非是文字記錄,同理畫畫的實用性便是圖像記錄。如果說硬筆、鍵盤的出現讓書法實用性消逝,那照相機的出現是否可以意味著畫畫實用性的終結?美術因此而沒落了嗎?顯而易見是沒有的。而且日常書寫的缺失,對於專業書家而言可以通過大量的臨習和創作進行彌補,保持用筆的手感。而書法失去實用性以后,藝術創作的概念便會凸顯,在藝術表現上會有新的突破。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認為書法實用性的消逝不見得是一件壞事。(張楚)

書法“技”的實用性消失

在討論書法實用性消逝對當代書法創作的影響之前,首先要明確什麼是“書法”及“書法實用性”。對“書法”的解讀可以多向,如“技”、“道”等﹔那麼“書法實用性”可以是“技”的實用性,也可以是“道”的實用性,或是其他什麼的實用性。

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同樣一句話,古人把它說出來,而不用毛筆寫出來,不是在消解書法的實用性﹔同樣一句話,現代人把它說出來、用硬筆寫出來、用鍵盤打出來、用語音記錄或發送,對於“不用毛筆寫出來”,都是等價的。所謂毛筆退出實用領域,硬筆、鍵盤、語音識別等代替了毛筆書寫,只是理解“書法實用性消逝”的“技”的維度。

成公綏《隸書體》裡的“存載道德,紀綱萬事”,揭示了書法“治”的實用性。書法作品要書寫健康向上的經典古文詩詞,並注重版本的權威性,至少說明書法作品不是傳承“經典文本”的唯一方式。(夏添)

(責編:王鶴瑾、赫英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給孩子的五堂美術課
  • 安塞農民畫
  • 館長邀您看展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