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龍
“現在最重要的是如何更好利用現有的硯台資源。”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梁佩陽坦言
簡介
梁佩陽 1964年出生於廣東省肇慶市,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文房四寶制硯藝術大師
可以被稱為“瘋狂的石頭”的,除了翡翠,其實還有端硯。作為歷代貢品和中國四大名硯之首,端硯價值歷來備受追捧,自從2000年前后,老坑、名坑被“封坑”之后,更是“一硯難求”。對於目前端硯的發展現狀,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梁佩陽直言“老坑近30年來的開採總量遠超唐代至清代開採總量。”他強調“沒有文化內涵的硯台,如同浪費資源。”而對於端硯發展的突破,他則認為“端硯需要探索的不是增量,而是藝術水平的新高度。”
■收藏周刊記者 梁志欽 實習生 曾樹剛
沒有文化內涵的硯台,如同浪費資源
收藏周刊:目前端硯創作技藝傳承方面情況如何?
梁佩陽:雖然人才培養在數量上沒有太大的問題,但卻有這樣一種情況,一是大部分高學歷的年輕人,不願意雕刻端硯;而學端硯制作的年輕人則大部分來自於邊遠山區,他們的學歷相對較低,有些是初中畢業或者初中未畢業的。所以,我希望能夠有更多的培訓班,提高他們的技藝之余,可以同時給他們的文化補課。雖然肇慶學院有開設端硯課堂,也有一所中專學校開辦了兩個端硯創作班。但相關的培訓機構仍然不夠。因為硯台創作對文化要求較高,沒有文化內涵的硯台,如同浪費資源,甚至有些硯台出品嚴重缺乏品味、水平低劣。
收藏周刊:對於端硯創作,“封坑”會影響原材料的供給嗎?
梁佩陽:當年“封坑”是政府明智的抉擇,保護資源是非常正確的。因為端硯的資源是不可再生的,既然枯竭跡象嚴重,如果不加以控制,幾年時間就會被消耗完。
可以說,不加以控制,一年的開採量相當於以前100多年的開採量,老坑近30年來的開採總量遠超從唐代至清代開採的總量。但需要注意的是,並非市場真的需求這麼多,真正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硯台並不多,更多是被浪費掉。
現在最迫切的是如何有效地利用現有的積存原料,更大限度地把一塊硯台賦予更多的文化內涵。目前在創作出讓老百姓喜聞樂見,把藝術特點追求得更完美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所以,目前端硯發展需要探索的不是增量,而是追求藝術水平的新高度。
早在初唐,詩人李賀就賦詩:“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在當時端硯已經有極高的藝術感染力。當代要發展端硯,如何合理巧妙地踏著古人的肩膀前進,也應該深思。越是珍稀,越是枯竭的資源,我們越應該好好利用。
要真正地把技藝傳承下去,必須拋開門戶之見
收藏周刊:目前端硯的發展現狀,您認為還存在哪些問題?有哪些解決的辦法?
梁佩陽:端硯的制作技藝不應該太保守,應該開放式傳承,因為在現代的社會,不可能世世代代都能夠很好地繼承的。要真正地把技藝傳承下去,則必須拋開門戶之見,引導更多的年輕人從事這個領域的工作。
在我開辦的“大德利”學成出師的也已經超過300人,也有不少人自己開辦了小作坊或者在一個團隊裡擔任小頭目,甚至有人獲得了國家級制硯藝術大師,而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就更多了。這是一種技藝傳承的方法。
另外,我認為,加大力度宣傳,讓更多人了解、接受端硯,培植以后的市場,也是重要的傳承方式。因為技藝做得再好,缺乏宣傳也沒有意義。
收藏周刊:目前端硯創作的藝術水平如何?
梁佩陽:端硯作為四大名硯之首,石質是最好、發墨最快、使用價值最高、最具觀賞性的硯台,甚至用端硯磨墨,寒冬都不容易結冰,這一點自古有典籍記載。在這樣一個歷史底蘊下,其實技術方面,是越來越好的,但藝術價值仍需要尋求提高。
收藏周刊:創作上,您認為自身有哪些需要突破的地方?
梁佩陽:沒有刻意去思考這個問題,但如果一定要回答,應該是每天都尋求突破。
我原來的作品基本上是源於傳統的基礎上再追求精益求精,力求把中國傳統文化的寓意、故事融入到硯台裡面,追求“一硯一故事”,希望能提高藝術感染力和沖擊力。硯台藝術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努力做到無聲勝有聲。
歷代名人與端硯
宋徽宗與端硯
宋紹聖二年,趙佶受封於端州為端王,元符三年趙佶繼承皇位稱徽宗(1101-1125在位),重和元年宋徽宗用端硯御書“肇慶府”賜守臣,自此端州更名為肇慶,取“開始帶來吉祥喜慶”之意。宋徽宗是我國歷史上在書畫藝術方面有很高造旨的君主,他的“瘦金體”和許多繪畫作品都是借助端硯流芳百世的。
米芾與端硯
米芾(公元1051-1107年),字元章,襄陽(今湖北襄樊市)人。歷官書畫學博士、禮部員外郎、知淮陽軍等職。尤其擅長書法繪畫,得王獻之筆意,畫山水人物,自名一家,著有《硯史》。傳說有一次宋徽宗請米芾到皇宮為一塊新做好的屏封寫字作畫,完成后,宋徽宗十分滿意,就問米芾需要什麼,米芾說想要剛才用來研墨的端硯,宋徽宗就賞賜給了米芾,米芾如獲至寶,生怕宋徽宗變卦,馬上抱起端硯就揣入懷中,誰知端硯中的墨汁濺了米芾一身,宋徽宗見狀抱腹大笑,而米芾因此得到了一方皇帝御用端硯,從此米芾愛硯如命,並著有《硯史》,書畫水平也大幅提升,成為一代書畫大家。
——摘自《中國端硯網》
紀曉嵐與硯台:
乾隆二十七年秋,紀曉嵐充順天鄉試同考官,隨身攜帶一硯入闈。其《壬午順天鄉試分校硯》詩雲:“文章敢道眼分明,遼海秋風愧友生。惟有囊中留片石,敲來幸不帶銅聲。”詩乃心之聲,是詩當為有感於其時科場風氣而作,讀來尤感正氣凜然。
——摘自歐忠榮《三老硯事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