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藝術收藏>>最新資訊

最初的收藏跟錢沒有關系

2015年07月07日16:22    來源:深圳商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最初的收藏跟錢沒有關系

近日,廣東省文物藝術品行業協會副會長羅雄如約走進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做了一場題為“讓收藏回歸人文的精神家園”的講座,與市民分享收藏的快樂以及收藏給人帶來的精神享受。他認為,如果一個收藏家或者一個古玩經營者,是帶著歷史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來收藏,抑或做生意,也許藏品會給其帶來更加豐富的回報。

據了解,羅雄是梅州市文物藝術品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梅州市文物鑒賞收藏協會主席、梅州市梅江區作家協會主席。對客家文化研究頗深,收藏明代至今客籍名人書畫500多幅。

講座伊始,羅雄首先講述了收藏的歷史。他指出,最初的收藏跟錢是沒有關系的。“最早的收藏是跟權力有關的。”后來經過慢慢發展,收藏不斷跟藝術相關。為此,他提到有關“洛陽紙貴”的典故,在西晉太康年間,左思寫的《三都賦》在京城洛陽廣為流傳,因大家爭相傳抄,以至一時供不應求,貨缺而貴。“可見那時收藏的是文化,收藏的是藝術,所以就形成了‘一字千金’。當時根本不是為了錢來收藏的。”羅雄說,到了宋朝,收藏已不是王公貴族的專利,民間也開始收藏了。及至明清,乃是收藏之盛,特別是以乾隆皇帝為領,收盡天下奇珍異寶。

羅雄表示,在收藏當中,不管是什麼東西,哪怕是玉器、瓷器還是字畫,等等,它的背后都包含了一些故事,它們不僅再現了千年以來的工藝文化,還反映了現實生活,以及跟政治也密切相關,它還寫上人世的滄桑。所以,這些藏品,大到興邦建國,小到百姓的柴米油鹽,都寫進了人類文明歷史的形態,反映了我們人類文明的發展。

“到了現在,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因為國泰民安,大家生活穩定,有了閑錢,我們更希望有精神享受,所以收藏之風也集一時之盛,大有欣欣向榮之勢。”羅雄說,不管是博物館,還是民間收藏,事實上收藏的都是歷史的變遷,收藏的是悠悠的歲月,考証的是行業的認知,考驗的是人生的智慧,“我們的收藏也要把人生的智慧融進去,這樣才會收獲到更多更好的東西”。

然而,羅雄也指出,有些人在收藏時被名利所誤導,沒有去深挖藏品背后蘊含的人文因素。“我是撿漏大王,以前我剛出來工作的時候拿130多塊錢工資,但是我們能買到很多好東西,這靠的就是文化積澱。”羅雄說:“我發現不少古玩經營者或者收藏者,第一隻看如何鑒定,第二個隻看市場行情,他們不讀四書五經,或者不讀地方志這些書籍,我覺得這可能是造成我們收藏文化缺失的很重要的一方面。”(記者 魏沛娜)

(責編:魯婧、董子龍)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