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問書畫展一日熱現象
“現在的畫展太多了,過去的老藝術家可能一輩子都沒辦過畫展,現代的藝術家卻一年辦好幾次。開展第一天會有熟人、媒體捧捧場,過后就沒人去看了。”畫展一日熱很多都是面子帶來的人氣,著名藝術市場評論人齊建秋說。如今,畫展一日熱,次日甚至開幕式結束后的幾個小時就迅速冷清的狀態似乎已經成了常態。究其原因,“還是作品本身沒有魅力”。
畫展一日熱成普遍現象
“畫展一日熱現象很普遍,畫展開幕當天會有很多嘉賓、媒體,大型畫展還會舉辦開幕儀式,人流比較聚集。隨后來參觀展覽的都是零星的書畫愛好者,會顯得冷清些。還有一些畫展可能宣傳的力度不夠,知名度不高,在本來就並不大的圈子裡影響力弱些,自然來看的人也就少了。”某藝術館工作人員稱,他們去年辦過11個展覽,基本都呈現出首日熱鬧、隨后冷清的狀態。
張女士是一名青年畫家,自己也曾參觀過畫展。她說,以她的經歷,無論是畫家個展還是聯展,或者是一些商業展覽,吸引力和觀展人數的持久性都不如中國國家博物館或者中國美術館裡的一些常設展覽。那些展覽展出的作品大多都是精品,知名度高,而且博物館本身也具備權威性。“小型展覽首日人多是因為開展當天有研討會之類的,辦展的人會邀請圈裡人交流作品。之后來的都是一些零星的觀展者,有的可能是路過而已。現在的展覽太多了,對小型展覽的沖擊很大。不過,全國美展這種展覽受眾會大一些,作品也有保障。”
作為圈內知名評論人,齊建秋參加過很多畫展,他坦言,很多都是礙於面子。“到了會場第一件事簽到,必須讓自己的名字出現在簽到簿上,然后就是去找辦展的人寒暄幾句。至於作品,一年辦好幾次展覽已經看了很多次了,完全沒有必要再看。”他笑稱,“有時候參加畫展最重要的目的是讓辦展人知道我來了。”
無論是策展機構還是書畫家本身,都希望展覽有高曝光率,一來可以提高畫家的知名度,二來可以為辦展機構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所以,開展首日媒體的邀請、親朋的捧場造成了熱鬧的景象。“這種熱鬧實際上是一種假象,首日之后來觀展的人才是真正熱愛這些作品的人。”齊建秋說,“不過,現在很多畫展作品本身魅力不足,很難留住人。”
辦那麼多畫展究竟為了什麼
去年我國著名國畫大師傅抱石誕辰110周年,為紀念這位大家,北京畫院聯手南京博物院共同推出“蹤跡大化——傅抱石藝術回顧展”,為期一個月。在這一個月裡前來觀展的人不說熙熙攘攘,但每天都保持了一定的人數。同樣,2014年底,為紀念李可染逝世25周年,“江山無盡——李可染的世界系列作品展(山水篇)”在北京畫院美術館展出一個月,前來觀展的人數眾多。兩位已故大師已無需世人捧場,能吸引那麼多參觀者可見其作品本身的魅力。2013年,未滿40歲的青年國畫家任重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千裡快哉任重中國畫作品展”,齊建秋說,開展當天他未在北京,當他回到北京后就馬上去看了展覽。“任重是位青年畫家,論名氣可能不大,但是他的作品清逸高古,開展幾天都有很多人去看。”
說起現在林林總總的畫展,齊建秋感慨頗多。“過去很多老藝術家本著謹慎謙虛的態度,總覺得自己的作品有待考量,一輩子都沒辦過畫展。而現在一些藝術家一年要辦好幾次畫展,一年之內的作品並沒有技法的進步,甚至沒有題材的變化,辦那麼多畫展有必要嗎?當然現在辦畫展很容易,由策展機構全權代理,畫家隻要拿著作品去就行。辦展覽,有媒體參加,會有高曝光率,有些藝術家會沾沾自喜。當然,也有的畫家是身不由己,辦展的公司找上門來,通過展覽可以賣畫,畫家本身可以分成,考慮雙方的經濟利益,展覽多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展覽並非作品展示的惟一途徑
中國現代意義的書畫展起源於民國,最早是上海的箋扇庄為畫家一人或多人展銷作品。1949年后,書畫展的觀摩功能被各種公營博物館、美術館繼承。隨著國內藝術品市場的興起,以及書畫熱的不斷升溫,如今的書畫展在各種公共場所遍地開花。
中國美術館作為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國近現代藝術家作品為重點的國家造型藝術博物館在2014年共舉辦33場展覽。截至2015年3月,已排期的展覽已有11場,既有學術研究展百年華彩,也有“待細把江山圖畫——南京博物院藏傅抱石寫生山水大展”,還有老舍與夫人胡絜清的藏畫展等,每一個展覽都堪稱精品。這樣的展覽具有持久性,既能保証觀展人數,也有極好的口碑。但對於一些當代畫家來說,辦展覽不如選擇其他的媒介來傳播作品,現在資訊發達,交流平台多種多樣。
對於一些年輕畫家來說,辦展覽並非展示自己作品的惟一途徑。他們可以選擇年輕受眾更為看重的網絡,比如論壇、公眾號、專業性網站等等。齊建秋建議:“辦展是一把雙刃劍,一年辦好幾次展覽,作品雷同,除了開幕當天應酬一下,怎麼還會有人去看呢?作畫不是流水線,還是要有對藝術的純粹之心。展覽能不能成功、能不能吸引人不是頭銜和辦展次數決定的,歸根結底還是作品本身的魅力。”
北京商報記者 傅瑪麗/文 宋媛媛/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