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藝術收藏>>最新資訊

古代佛座與佛像隔河相望:專家稱先團圓

楊帆

2015年01月19日11:20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古代佛座與佛像隔河相望:專家稱先團圓

  新華社石家庄1月6日電(楊帆)河北臨漳縣鄴城博物館內,陳展著一尊東魏北齊時期大型佛像底座,一河之隔的河南安陽出土有一尊同時期佛像。文物專家表示,珍貴文物是否為“原配”沒有定論,但盡早“團圓”有利於進一步驗証和保護。

  臨漳文物部門工作人員李軍波介紹,佛座1987年出土於臨漳縣上柳村,出土時涂彩鮮艷,為國家一級文物。底座出土后不久,與上柳村隔漳河相望的河南安陽縣靈芝村出土了一尊白石佛造像。

  底座正面中間為博山爐造型,后面和兩側雕刻有9個神人造像,外部雕刻有蓮瓣。“佛座非常寶貴,制作工藝在當地出土的佛教造像裡較獨特,具有早期佛教的藝術特點。”鄴城考古隊隊長朱岩石說。

  佛像底座為細白石質地,底方上圓,造型較大。上部中央有一圓孔,文物專家鑒定為站立式佛像腳底榫所插入的卯孔。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專家徐光冀曾前往河南安陽對佛像進行了調查。“佛造像高1.68米,為細白石質地。”徐光冀說,佛像下部平整,有一石榫,大小和臨漳出土的佛座上的圓孔相符。

  徐光冀表示,由於出土地點分別屬於河北、河南兩省,佛座現陳展於臨漳縣鄴城博物館,白石佛造像現安放在安陽縣,隻能隔漳河相望。

  “兩件文物是否為‘原配’還有爭議,但可以先‘團圓’,這樣有利於驗証和保護。” 河北省文物考古學會會員、臨漳縣文物保管所原所長張子欣表示,當地文物部門曾與河南方面進行溝通,但雙方都傾向於文物在屬地進行陳展,所以未能將佛像、佛座進行合體和驗証。(完)

(責編:赫英海、潘佳佳)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