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勃·迪倫本月將在倫敦辦畫展--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最新資訊

鮑勃·迪倫本月將在倫敦辦畫展

2013年08月14日08:36    來源:東方早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鮑勃·迪倫本月將在倫敦辦畫展

鮑勃·迪倫為Skip Sharpe畫的肖像畫。

鮑勃·迪倫為Skip Sharpe畫的肖像畫。

鮑勃·迪倫自畫像。

鮑勃·迪倫自畫像。

鮑勃·迪倫為Nina Felix畫的肖像畫。

鮑勃·迪倫為Nina Felix畫的肖像畫。

  唱作人、民謠歌手、詩人,在為一代人定義了民謠音樂和民謠搖滾后,72歲的鮑勃·迪倫(Bob Dylan)還為自己添上了一個視覺藝術家的符號。8月24日,他的12幅蠟筆肖像畫將以《鮑勃·迪倫:“面”值》(Bob Dylan: Face Value)為名在英國國家肖像美術館(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展出,並持續展覽至明年1月5日。在此之前,這批肖像畫從未對外公示過。撇開鮑勃·迪倫早已浸透在美國人血液中的民謠音樂,他的這些畫作依然值得人們駐足欣賞。

  “他對冒險樂此不疲”

  本次畫展的肖像畫取材於鮑勃·迪倫對人、生活、記憶的觀察,不描繪實體人物,也不具有特定的時間、空間屬性,而是通過其對日常生活經年累月的積累,讓這些不同角色游離於真實與虛構之間。可能是為了防止他人對這批畫作有誤讀,肖像美術館還特別注明,這些作品並不是鮑勃·迪倫對公眾生活過去或將來的寫照,也並不是專職繪畫家的作品。言下之意在於,這只是一位音樂家在熱心驅使下的跨界之作。

  “為了這次展覽,肖像美術館和鮑勃·迪倫及其經理人前后討論了兩年,后來因迪倫喜歡這裡的場館而最終成行,”英國國家肖像美術館藝術總監桑迪·奈爾恩(Sandy Nairne)說,“我們和迪倫的接觸並不算密切,卻都相當愉快。他是我們館接待的一位十分特別的參展藝術家。他把自己的人生經歷以視覺藝術的形式呈現出來,同時能讓觀者產生自己的敘事和聯想,很讓人著迷。”奈爾恩希望這些作品能讓觀者感覺到驚艷,“一位音樂家跨界創作當然會有風險,但鮑勃·迪倫好像對冒險樂此不疲。我相信人們在觀看時,會感覺到畫作裡的飽滿力量。”

  促成鮑勃·迪倫這次倫敦之行的藝術歷史學家約翰·艾德費爾德(John Elderfield)說,鮑勃·迪倫的畫就像他的歌一樣,“用目光和心靈的深邃彰顯著卓越的創造性,他的音樂和繪畫傳達出來的感受幾乎是一體的,很難分離,因為它們來自同樣的大腦和眼睛。”

  雖然在繪畫界尚算“新手”,但在音樂界,鮑勃·迪倫早已是當之無愧的巨擘。他將歌詞與音樂置於同等重要的地位,由此賦予了搖滾樂以靈魂。600多首歌曲、46張專輯、全球達1.1億張的唱片銷量,這些閃閃發光的記錄,讓鮑勃·迪倫即便年屆72歲,依然是不少人心中揮之不去的精神偶像。

  “繪畫讓我賦予周遭的

  混沌以秩序”

  鮑勃·迪倫自幼喜歡涂涂畫畫。1966年的一場摩托車車禍,讓鮑勃·迪倫差不多有兩年時間沒與公眾見面,也讓當時養傷在床的他執起了畫筆。他的畫作開始與其創作的詩歌、散文、音樂互通生氣。鮑勃·迪倫曾說,繪畫過程於他是種完全不同的創作體驗,“我畫什麼呢?好吧,就從任何我手邊的東西開始。我坐到桌邊,拿出一支筆,一張紙,畫了打字機、一個十字架、一朵玫瑰、鉛筆、刀、空空的香煙殼,完全忽略了時間……”在2004年出版的自傳《像一塊滾石》(Like a Rolling Stone)中,鮑勃·迪倫這樣寫道,“倒不是因為我自認是大畫家,而是我感覺在繪畫時,我能賦予周遭的混沌以秩序。”

  1994年,鮑勃·迪倫將自己繪制的一批畫以《繪制蒼白》(Drawn Blank)為名結集出版,這本圖冊以素描和炭筆畫的方式,幫著鮑勃·迪倫記錄了其1989至1992年在全球舉辦“永不停止的巡演”(Never Ending Tour)時的一路邂逅,他用冷寂疏離的筆觸畫了船隻、自行車、火車、旅館等路中風景,也畫了行走在大街上的沉默路人。

  13年后,這本躺在紐約一家古籍舊書店裡蒙塵的圖冊,被遠道而來的德國開姆尼茨藝術博物館負責人英格麗德·莫辛格(Ingrid Mussinger)意外相中。在此之前,莫辛格並不熟知鮑勃·迪倫的大名,她只是單純被圖冊中的素描打動。莫辛格后來還專門搜了鮑勃·迪倫1965年的單曲《地下鄉愁藍調》(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s)來聽。“歌詞充滿意象,能寫出這樣的歌詞的人,一定懂得繪畫。”莫辛格試圖聯系鮑勃·迪倫辦展,未曾想他一口答應,“就像他一直在等待,等待著被問及此事,而且很明顯,此前還無人問過。”

  “博物館給了我動力”

  鮑勃·迪倫等了多年,終於等到了美術館的邀約。只是,開姆尼茨畫展並未從《繪制蒼白》就地取材,而是在展覽之前邀他以此為基礎,重新創作了一批新作品。“作為一個真正的藝術家,他需要有新的作品誕生。”莫辛格說。頗讓人意外的是,鮑勃·迪倫產量驚人,在展前8個月,他共畫了320幅水彩畫和水粉畫,其中140幅被選中展出,許多題材都來自他那次“永不停止的巡演”中的匆匆一瞥。“我想知道為什麼莫辛格會對我的畫感興趣。博物館給了我動力,讓我把多年前隨手畫在紙上的東西重新展示出來。如果沒這種興趣,我不會再去碰那些畫過的東西。”在當年的展覽說明中,鮑勃·迪倫這樣寫道。

  畫展甫一開始,專為這位搖滾巨星而來的歌迷及藝術愛好者,幾乎將開姆尼茨藝術博物館擠塌,也讓不少人抱有“人們只是沖著鮑勃·迪倫的名聲來看畫展”的質疑。雖然這些作品在繪畫技巧上火候稍欠,但德國評論界對鮑勃·迪倫的首次畫展大多給予了正面肯定。有些批評家甚至拿他與挪威表現主義畫家蒙克、法國野獸派創始人馬蒂斯以及德國表現主義畫家馬克司·貝克曼相比較,而他在畫作中糅哲學思辨與四處流淌的鄉愁為一體的韻味,也被認為與其歌詞精神相契合。“即使鮑勃·迪倫從未唱過一個音,從未寫過一句歌詞,這些畫作也依然值得欣賞。”藝術評論家布卡德·穆勒(Burkhard Muller) 在《南德意志報》上這樣說。

  好頭開完后,鮑勃·迪倫的畫展次第花開。2010年,他的“巴西系列”(Brazil Series)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展出,次年,鮑勃·迪倫又將自己在日本、中國、越南、韓國等地巡演時繪制的人物、街景、建筑和風景,化作“亞洲系列”(Asia Series)在紐約高古軒畫廊展出。只是,這次畫展讓鮑勃·迪倫面臨了來自繪畫界最大的一次爭議。

  一些批評家指稱這些作品有部分臨摹自現存的歷史照片。《紐約時報》當時對這次展覽的評論並不像德國媒體那樣寬容,至今仍讓人感到一片犀利,“顏色模糊混沌,筆觸溫順,人物靜態似明信片。挂在牆上的這些作品,讓人感覺不到一絲生氣。”

  不管外界評論如何,就像曾用充滿抗爭性的歌詞成為1960年代美國民權運動、美國敘事的一部分一樣,鮑勃·迪倫在他的畫作中,亦用一種來自邊緣旁觀的角度,為世界做了另一種感性的注解。

(責編:赫英海、魯婧)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