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玦改弦易轍始於良渚文化--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最新資訊

玉玦改弦易轍始於良渚文化

2013年08月12日08:35    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玉玦改弦易轍始於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閃石玉扁平環形玉玦

良渚文化閃石玉扁平環形玉玦

  作為我國玉器起源階段最主要的玉器器型,玉玦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繼續發揮著強大的影響力。長江下游地區,此一階段的北陰陽營文化、崧澤文化與凌家灘文化中,玉玦依舊是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器類,且基本延續著扁平環形的形制,但質料除了美石之外,新出現了閃石玉的制品。東北地區此時的紅山文化中,雖然純粹的扁平環形玦已經消逝,但新出現的玉龍,卻仍然保留著環形玉玦的造型特點。紅山文化玉龍因此也被認為是商周時期環形龍形玦的前身。

  早期的玉玦,為夾戴或穿戴在人體耳垂部的裝飾品,即耳飾。浙江湖州塔地遺址五十六號馬家?文化墓葬中,兩件扁平環形玦分別位於墓主人頭骨上下耳垂部,是扁平環形玦作為耳飾的最好實証。不過,這種環形一端有缺口的裝飾玉器,在距今5300~4300年前的良渚文化時期,開始了裝飾部位的改弦易轍。良渚文化出土玉玦為數不少,但在耳部附近的案例很少,胸腹部突然成為玉玦的主要出土部位。其中,一類玦口相對一側有小孔的玦,常跟小玉環等成組發現於貴族墓葬,表明單體使用的耳飾玦已轉變為佩挂在胸腹部的組玉佩中的玉佩飾。

  玉玦由耳飾轉變成佩飾,依照考古資料,這一最早開始於良渚文化的裝飾位置的改變,經商周發展至戰國兩漢時期,竟赫然與服飾一起,成為分辨夷夏民族的要點。這一時期以中原為代表的華夏文化,玉玦不僅已遠離耳飾的原初功能,而且還被賦予諸多特殊的寓意。《史記·項羽本紀》講劉邦赴鴻門宴,席間,“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庄”,於是上演了“項庄舞劍,意在沛公”的一幕。通過這段令人緊張得血脈賁張的玉玦故事,我們已然觸摸到了“君子能決斷則佩玦”(《白虎通義》)的周漢時尚。

  然而,當華夏民族逐漸擯棄玉玦的耳飾功能之時,周邊的其他民族卻依然我行我素,將玉玦高挂在耳垂之上,作為美和財富的象征。根據考古資料,玉玦與其他質料的玦形耳飾,是東亞與東南亞地區分布最廣的一種裝飾品,自西伯利亞向南,經中國、朝鮮半島、日本、越南、泰國、菲律賓、印度直至爪哇及新幾內亞,如此廣闊的空間內都出土過史前或歷史時期玦飾。遺風所及,當今海南島黎族婦女的耳垂上,依然可見佩戴著銀質玦飾的案例。(蔣衛東)

(責編:赫英海、魯婧)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