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鳳祥銀樓銷售的黃金飾品。
“老鳳祥”相關數企業、協會共被罰1000萬元 穗千足金有望每克降價10~20元
歷時1月有余的“老鳳祥疑似被查”事件終於塵埃落定。昨日記者獲悉,針對操縱黃、鉑金飾品價格的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以及老鳳祥銀樓、老廟、亞一、城隍珠寶、天寶龍鳳等五家金店的價格壟斷行為,發改委開出了1009.37萬元的巨額罰單。
由於價格壟斷被嚴厲打擊,廣州貴金屬首飾有望大降價,千足金價格有望再降10~20元,而備受詬病的按件賣高價的“鉑金”、“K金”、“白銀”首飾或降價10%~30%。
本報訊 (記者井楠、李媛)早在7月初,中國內地珠寶市場就出現了上海“老鳳祥”等相關企業被國家調查“壟斷”的傳聞。昨日該傳聞得到証實。昨日下午,在央視一檔節目的現場,發改委公布了對上海黃金價格壟斷案的處罰決定。
發改委稱: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多次組織具有競爭關系的會員單位商議制定《價格自律細則》,約定了黃、鉑金飾品零售價格的測算方式、測算公式核定價浮動幅度。老鳳祥銀樓、老廟黃金、亞一金店、城隍珠寶、天寶龍鳳等五家金店黃鉑金飾品零售牌價全部落在測算公式規定的浮動范圍內,並且調價時間、調價幅度以及牌價高度一致。
而根據國家推出的《反壟斷法》第十六條規定:行業協會不得組織本行業的經營者從事《反壟斷法》禁止的壟斷行為。鑒於行業協會在組織各金店達成、實施壟斷協議中起到了主導作用,情節較重,社會影響較大,依法對其處以最高50萬元的罰款。
而上述五家金店違反了《反壟斷法》第十三條關於禁止具有競爭關系的經營者達成固定或者變更商品價格的壟斷協議的規定。考慮到五家金店在調查前已主動停止了違法行為,能夠積極配合,並承諾整改,依法對其處以上一年度相關銷售額1%的罰款,共計人民幣1009.37萬元。
或與外地企業競爭有關
記者從上海珠寶行業了解到:最初的“被查”原因可能源於本地企業與外地企業之間的“價格戰”:某家具有央企背景、名為“××黃金”的股份制企業,在由北京進駐上海市場的過程中,計劃全線降價來爭奪上海“地盤”,但遭遇了以老鳳祥為首的本地企業的“阻擊”。前者惱羞成怒,多方投訴、反映當地企業的“壟斷”問題,適逢《反壟斷法》的落實階段,終於引起了政府部門的重視,立項調查。
影響一 “自律協議”謝幕 行業洗牌加速
旺季臨近,廣州金首飾市場回暖跡象明顯,連廣州“老鳳祥”的櫃台人員,也表示生意並未受影響。不過,“老鳳祥”被罰事件對廣東商家仍產生較大心理影響。
廣東金銀首飾商會某會員企業的老板表示:“價格協約”在行業內本是通則,說好聽了是“防止惡性競爭”,說難聽了就是“集體壟斷”,確會觸及消費者的利益。
而在大商場廣設櫃台的某本地珠寶企業老板則告訴記者:“老鳳祥”被罰事件如同一個風向標,一方面將徹底打擊“壟斷”,自此以后,行業內不再會存在什麼“自律協議”﹔另一方面,也將使行業難免惡性競爭,加速行業洗牌。
金價暴跌,“老鳳祥”被罰事件對中小企業無異於雪上加霜,需要承受更多的資金、心理壓力,是否能夠活下去,就看未來半年經營如何。而對於大型知名企業,尤其是中國香港系的珠寶企業,其居高不下的價格定位也面臨了較大沖擊,其利潤率勢必在未來一段時間裡大幅度縮減。 (井楠)
影響二 穗鉑金K金首飾有望降價10%~30%
對消費者、投資者來說,“老鳳祥被罰”事件表明了政府打擊壟斷的決心,有利於淨化市場、使買方受到實惠。事實上,經過了上一輪暴跌與行業洗牌,廣州市場的千足金首飾價格已大跌,目前企業的毛利率維持在18%左右。經過了老鳳祥事件,行業毛利率有望再次降低2%~5%,而千足金價格在目前320~360元每克基礎上有望再降10~20元。此外,廣受消費者詬病的“鉑金”、“K金”、“白銀”按件賣高價問題,也可能在未來半年裡得以緩解,目前廣州市場上,已經出現了按克銷售所有貴金屬首飾的超市﹔業內人士預計,類似產品的價格有望在未來降低10%~30%。
(井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