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6月初,揚州首次拍賣古城老宅承租權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層浪。不過,在近日舉辦的拍賣會現場,原本預期爭相競價的場面並沒有出現,推出的10套老宅最終隻成交了4套。
當天的拍賣會場上,底價72.3萬元的粉妝巷13-4老宅掀起一波高潮,幾位競拍人輪番叫價,最終以110萬元成交。位於古城皮市街66號的老宅拍賣競爭更為激烈,這處面積為117平方米的老宅底價65.8萬元,經過近10位競拍者200多次競價,最終以111.9萬元成交。揚州市直管公房管理處主任柴強認為,成交的4處老宅地段位置較好,交通方便,不少還靠近學區﹔面積適中,基本在100多平方米,作為住宅來說正合適﹔都經過“原地原貌”的修繕處理,房屋結構完好,修復情況也不錯。
記者了解到,拍得這些老宅的承租權,就等於擁有了居住權,每個月隻要承擔1元/平方米的租金就可以長期租下去,由於承租權還可以轉讓,實際和買一套商品房沒有多大區別,而相同地段基本上沒有商品房供應。
地段條件優越,還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為何還有6套老宅未能拍出?“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品相和居住環境,使用功能受限也是一個瓶頸。”揚州一家房產中介公司的負責人倪雲認為,老宅拍賣限定房屋隻允許自用居住,把很大一部分投資客擋在了門外,而他們更看重的是這些房屋的商業價值。
“老宅承租權拍賣所得資金,今后仍用於老城的解危、直管公房的修繕等,做法值得提倡,不過思路也要多元化。”揚州大學社會學專家周超認為,揚州老城經過這幾年的修繕,已經成為城市旅游亮點,一些高端的民俗住宿發展迅速,但針對普通游客的中檔民宿仍是個空白區,古城裡為數不多的幾家民宿都需提前一周預定。房管部門應綜合考慮,把一些地理位置好的老宅拿出來,豐富古城的商業形式。
(李 源)